华佗养生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范仲淹的诗有哪些

来源:华佗养生网

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范仲淹的诗有哪些”。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武夷茶歌 江上渔者 渔家傲 御街行
苏幕遮 游庐山 剔银灯 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定风波
御街行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酬和黄太博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五·渚莲
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 雕鹗在秋天 送河东提刑张太博 四民诗其一·士
剑联句 和李光化秋咏四首其一·晓 和庞醇之见寄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三·二室道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一·湖山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五·玉女窗 野色 依韵答贾黯监丞贺雪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四·自峻极中院步登太室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八·天门泉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十·三醉石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十二·中峰
和沈同访林处士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一·公路涧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二·水月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三·筠亭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四·风笛 访陕郊魏疏处士 登表海楼 览秀亭诗
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 和并州大资政郑侍郎秋晚书事 和葛闳寺丞接花歌 风水洞
古鉴 钓台诗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六·玉女捣衣石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七·天门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十一·崚极上寺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二·拜马涧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九·天池 道士程用之为余传神因题
得李四宗易书 次韵和刘夔判官对雪 春日游湖 观猎
赴桐庐郡淮上遇风三首 赴桐庐郡淮上遇风三首 赴桐庐郡淮上遇风三首 送韩渎殿院出守岳阳
中元夜百花洲作 咏史五首其三·夏后氏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二首 依韵答韩侍御
依韵和襄阳王源叔龙图见寄 依韵酬黄灏秀才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 匣剑
送虎丘长老 送僧文光 书扇示门人 四民诗其二·农
瀑布 句 寄石学士 寄题岘山羊公祠堂
寄西湖林处士 归雁 和韩布殿丞三首其二·琴酒 和李光化秋咏四首其四·夜
和李光化秋咏四首其二·画 答梅圣俞灵乌赋 酬滕子京同年 和李光化秋咏四首其三·晚
和韩布殿丞三首其三·渔父 和韩布殿丞三首其一·泛湖中 和黄揔太博上知郡杜少卿 过长安醉别资政郑侍郎
过陈州上晏相公 过太清宫 过馀杭白塔寺 和运使舍人观潮
和章岷推官同登承天寺竹阁 寄乡人 寄题许州钱相公信美亭 句
江楼寄希元上人 青郊 南楼 南园
欧伯起相访 留题常熟顶山僧居 句 郡斋即事
庐山瀑布 送蔡挺代父之蜀 明月 上汉谣
石子涧二首 送纺户掾太常下第 送何涉秀才 同年魏介之会上作
依韵酬邠州通判王稷太博 谢柳太博惠鹤 驯鸥咏 依韵酬毋湜推官
依韵酬吴春卿二首其一·鹤 依韵酬叶道卿中秋对月二首 滕子京魏介之二同年相访丹阳郡 无题
西湖筵上赠胡侍郎 苏州十咏其八·伍相庙 苏州十咏其二·木兰堂 苏州十咏其九·观风楼
送李弦殿院赴阙 送刘牧推官之兖州 苏州十咏其五·阊门 岁寒堂三题其二·君子树
岁寒堂三题其三·松风阁 依韵和延安庞龙图柳湖 忆杭州西湖 依韵奉酬晏尚书见寄
依韵和胡使君书事 依韵和介之未开菊 游乌龙山寺 又和赏梅
赠攀秀才 赠棋者 依韵答并州郑大资见寄 咏史五首其二·有虞氏
咏史五首其一·陶唐氏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 咏蚊
咏史五首其四·商人 咏史五首其五·周人 舟中 诸暨道中作
赠吴秀才 赠叶少卿 赠馀杭唐异处士 赠张先生
赠锺道士 斋中偶书 谪守睦州作 芝山寺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 又用前韵谢晏尚书以近著示及
与人约访林处士阻雨因寄 与张焘太博行忻代间因话江山作 阅古堂诗 越上闻子规
杂咏四首 杂咏四首 杂咏四首 杂咏四首
赠都下隐者 赠方秀才 赠广宣大师 赠茅山张道者
依韵和苏州蒋密学 依韵和孙之翰对雪 依韵和提刑太博嘉雪 依韵和提刑张太博寄梅
依韵和同年朱兵部王宾客交赠之什 依韵和魏介之同游玉仙坛 依韵和安陆孙司谏见寄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二首
依韵答胡侍郎见寄 应制赏花钓鱼 鹦鹉 移丹阳郡先游茅山作
岁寒堂三题其一·岁寒堂 苏州十咏其一·泰州十咏 睢阳学舍书怀 送欧伯起
送饶州董博士 苏州十咏其六·灵岩寺 苏州十咏其七·太湖 苏州十咏其三·洞庭山
苏州十咏其十·南园 苏州十咏其四·虎丘山 西溪见牡丹 西溪书事
滕子京以真籙相示因以赠之 题翠峰院 天平山白云泉 听真上人琴歌
萧洒桐庐郡十绝 萧洒桐庐郡十绝 萧洒桐庐郡十绝 萧洒桐庐郡十绝
萧洒桐庐郡十绝 萧洒桐庐郡十绝 萧洒桐庐郡十绝 萧洒桐庐郡十绝
萧洒桐庐郡十绝 萧洒桐庐郡十绝 依韵酬叶道卿中秋对月二首 依韵酬益利钤辖马端左藏
依韵酬章推官见赠 依韵酬周骙太博同年 依韵答蒋密学见寄 依韵答梁坚运判见寄
依韵答青州富资政见寄 依韵答提刑张太博尝新酝 依韵答王源叔忆百花洲见寄 依韵酬吴安道学士见寄
依韵酬吴春卿二首其二·松 尧庙 依韵酬李光化见寄 依韵酬李光化叙怀
依韵酬太傅张相公见赠 新定感兴五首 新定感兴五首 新定感兴五首
新定感兴五首 新定感兴五首 行歌 依韵酬池州钱绮翁
依韵酬府判庞醇之见寄 依韵酬光化李简夫屯田 桐庐方正父家藏唐翰林画白芍药予来领郡事因 桐庐郡斋书事
送丁司理赴明州 送何白节推宰晋原二首 送何白节推宰晋原二首 送黄灏员外
送江南运使张傅度支 送李弦殿院赴阙 送石曼卿 送识上人游金山寺
送魏介之江西提点 送吴安道学士知崇州 送向综国傅通判桂州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
送邢昂处士南游 送徐登山人 送鄞江窦尉 送郧乡尉黄通
送湛公归四明讲席 送真元二上人归吴中 石子涧二首 试笔
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 书酒家壁 射阳湖 升上人碧云轩
明月谣 鸣琴 送常熟钱尉 送陈环秀才游金陵
四民诗其三·工 四民诗其四·商 书事呈韩布殿丞 落星寺
留题方干处士旧居 留题江秀才旧居 留题小隐山书室 留题云门山雍熙院
鄱阳酬泉州曹使君见寄 清风谣 上都行送张伯玉 绛州园池
晋祠泉 京口即事 九日 句
江城对月 江干闲望 寄题孙氏碧鲜亭 寄题溪口广慈院
寄馀杭全安石段少连二从事 寄赠林逋处士 河朔吟 鹤联句
怀庆朔堂 即席呈太傅相公 纪送太傅相公归阙 寄安素高处士
寄林处士 寄欧静秀才 寄秦州幕明化基寺丞 寄润州庞籍
和太傅邓公归游武当见寄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三绝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三绝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三绝
和谢希深学士见寄 和延安庞龙图寄岳阳滕同年 和杨畋孤琴咏 和运使舍人观潮
酬叶道卿学士见寄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酬李光化见寄二首
酬李光化见寄二首 八月十四夜月 陈质殿丞挽歌词 城大顺回道中作

参考资料: 八斗诗词大库 poem.8dou.net) 详文参考:http://poem.8dou.net/html/poemt/5.shtml
希望对你有帮助。

解决方案2: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
提到范仲淹,人们很容易想到他那篇有名的《岳阳楼记》,而很少记起他的词作;同样,因为文章,人们大多认他作文官,而很少当他为武将。——这首词,可以弥补这种认识的不足。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重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特别是词中的“长烟落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塞,虽则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但在古诗人的笔下,却依然留有相同的印迹。
下片抒情,抒发的是边关将士的愁情。端着一杯浑浊的酒,想起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可是边患没有平息,那能谈得到归去?再加上满眼的白霜遍地、盈耳的羌笛声碎,又叫人如何能够入睡?将士们只能是愁白了乌发,流下了浊泪。在这里,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综观全词,词的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真实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参考资料:http://www.yuyingchao.com/jiaoyan/ShowArticle.asp?ArticleID=409

解决方案3:

  范仲淹(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据《宋史》载,范仲淹作品有《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尺牍》二卷,《奏议》十五卷,《丹阳编》八卷。北宋有刻本《范文正公文集》,南宋时有乾道刻递修本、范氏家塾岁寒堂刻本,皆二十卷。

  

解决方案4:

诗词
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御街行(秋日怀旧)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花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呆、老成尫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

天平山白云泉
灵泉在天半,狂波不能侵。
神蛟穴其中,渴虎不敢临。
隐照涵秋碧,泓然一勺深。
游润腾云飞,散作三日霖。
天造岂无意,神化安可寻。
挹之如醍醐,尽得清凉心。
闻之异丝竹,不含哀乐音。
月好群籁息,涓涓度前林。
子晋罢云笙,伯牙收玉琴。
徘徊不拟去,复发沧浪吟。
乃云尧汤岁,盈盈长若今。
万里江海源,千秋松桂阴。
兹焉如有价,北斗量黄金。

文章
《灵乌赋》
范仲淹

梅君圣俞作是赋,曾不我鄙,而寄以为好.因勉而和之,庶几感物之意同归而殊涂矣。

“灵乌灵乌,尔之为禽兮,何不高翔而远翥(zhù)?何为号呼于人兮,告吉凶而逢怒?方将折尔翅而烹尔躯,徒悔焉而亡路。”

彼哑哑(yǎ)兮如诉,请臆对而心谕:“我有生兮,累阴阳之含育;我有质兮,处天地之覆露。长慈母之危巢,托主人之佳树。斤不我伐,弹不我仆。母之鞠兮孔艰,主之仁兮则安。度春风兮,既成我以羽翰;眷庭柯兮,欲去君而盘桓。思报之意,厥声或异。警于未形,恐于未炽。知我者谓吉之先,不知我者谓凶之类。故告之则反灾于身,不告之者则稔祸于人。主恩或忘,我怀靡臧。虽死而告,为凶之防。亦由桑妖于庭,惧而修德,俾王之兴;雉怪于鼎,惧而修德,俾王之盛。天听甚逊,人言曷病。彼希声之凤皇,亦见讥于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为神兵;焚而可变,孰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胡不学太仓之鼠兮,何必仁为,丰食而肥。仓苟竭兮,吾将安归?又不学荒城之狐兮,何必义为,深穴而威。城苟圮兮,吾将畴依?宁骥子之困于驰骛(wu)兮,驽骀泰于刍(ahou)养。宁鹓(yuan)鹐(qian)之饥于云霄兮,鸱鸢饫乎草莽。君不见仲尼之云兮,予欲无言。累累四方,曾不得而已焉。又不见孟轲之志兮,养其浩然。皇皇三月,曾何敢以休焉。此小者优优,而大者乾乾。我乌也勤于母兮自天,爱于主兮自天;人有言兮是然,人无言兮是然。”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解决方案5:

1、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3、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4、御街行——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5、范仲淹罢宴——范仲淹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6、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