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养生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发热、腹胀、腹水1例

发热、腹胀、腹水1例

来源:华佗养生网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发热、囊 、童本l舅 胡芳琴 (浙江省绍兴市幕六人民医院 ̄laooo) 笔者于2006年在上海瑞金医院进修期闯遇到1例 以发热、腹胀、腹水为主要特征的患者,现将其查房 记录简述如下,目的是回顾诊断过程,提高病例分析 能力。 1癣历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男,54岁,教师,已婚,因间歇性 发热伴腹胀3月余,于2006年2月25日住入上海瑞金 医院感染科。患者诉20年前查HBsAg(+),肝功能正常。 2004年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具体不详),当地医院 拟诊“慢性乙型肝炎”,保守治疗2个月后肝功能正常。 本次入院前3个月,出现发热(38.5℃),伴腹胀、少尿 到宁波市肝病医院就诊。通过B超和相关检验,诊断为 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自发性腹膜炎、右肾结石。给 予抗炎、保肝、利尿、支持等处理,发热缓解、腹水消 退。20余天前,患者再次发热、每日体温最高在38℃, 伴下腹隐痛,入住上海瑞金医院感染科。 1.2人院时体格检查T 37.8℃,P 85次/min, R 2O次/rain,Bp 120/80mmHg,体重68kg,腹 围85cm l神志清,精神可,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 表未及肿大淋巴结,蜘蛛痣(+),肝掌(一),肝颈静脉 回流征(一),甲状腺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部稍膨隆, 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软,下腹正中有轻度压痛,无反跳 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肾区无叩痛,双 下肢无凹陷性水肿。 . 1.3实验室检查血Hbl23g/L,RBC 3.88×10 /L, WBC 3.9×l09/L,淋巴细胞9%,中性粒细胞88%, PLT 122 X 109/L,尿常规、粪常规正常,肝功能中 仅白蛋白23g/L,余正常。凝血功能正常,甲胎蛋白 (AFP)正常,HBsAg(+),抗HBe(+),抗HBc(+), HBV—DNA<1.0×103/mll B超示:肝硬化,脾大, 右肾结石,腹腔积液。 2分析 . 2.1第一次查房(2006年2月26日) 2.1.1住院医师分析该患者的特点是:①间歇性发热 伴腹胀3个月}②乙肝病史2O余年。2004年时发现肝 64 ・病案分析・ 功能异常,治疗后正常,⑦既往诊断乙肝肝硬化(失代 偿),自发性腹膜炎。给予保肝、利尿、抗感染等治疗, 一度缓解;④体格检查除蜘蛛痣,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外, 无其他特殊阳性体征;⑤实验室检查低蛋白血症,HBsAg (+),抗HBe(+),抗HBc(+),血中性粒细胞增高, B超提示肝硬化、脾大、腹水;⑥目前有午后低热,伴 下腹部轻微隐痛。拟诊:乙肝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 2.1.2主治医师分析①根据患者既往病史,临床表现 及实验室检查,乙肝肝硬化诊断成立。②无明显腹痛,有 发热、中性粒细胞增高,考虑自发性腹膜炎。③患者腹膜 炎明确,但经规则抗炎无效,不排除结核感染的可能;可 行结核纯蛋白衍生试验(PPD)、胸片、腹水找结核杆菌、 腹水腺苷脱氨酶(ADA)、腹水抗PPD的特异性抗体。④ 腹膜转移瘤多由胃肝胰等器官的癌肿播散引起,多有恶液 质表现、腹水,腹水性质多为血性。该患者临床表现未见 恶性肿瘤晚期表现,可行腹部CT,腹水找癌细胞及测乳 酸脱氢酶(LDH)排除腹膜转移瘤。⑤根据淋巴瘤的发 病特点和I临床表现,当肿瘤压迫门静脉及其分支时可引发 腹水,腹水为漏出液,若为淋巴瘤浸润,也可为渗出液。 该患者体检未扪及肿大的淋巴结,但有发热,腹水原因未 完全明确,不能排除本病。可行骨髓穿刺、腹部CT等 检查进一步明确。 2.1.3主任医师分析该患者主要特点是反复出现腹水 及发热,一般情况良好,既往腹水性质不详,肝功能仅表 现为低蛋白血症,有脾肿大,但脾功能亢进不明显。乙肝 HBsAg(+),抗一HBe.(+),抗一HBc(+),下一步 主要是明确腹水性质,如为渗出液,应重点考虑以下:① 乙肝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②结核性腹膜炎,③注 意排除腹膜转移癌及淋巴瘤。应先完善以下检查:了解腹 水性质,腹水中找结核杆菌(TB)、癌细胞,测胸水ADA 及LDH;一般菌及TB培养等。血常规复查,PPD试验、 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 糖类抗原l99(cAl99)、细胞沉降率测定(ESR)、经 皮经肝胆道造影(PTC)、c一反应蛋白测定(CRP)、胸、 腹部CT(平扫+增强),注意有无TB灶及腹部肿瘤病 灶;胃镜检查以明确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下转68页’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份的增加而升高。但总体营养水平仍低于我省其他地区, 如桐庐县桐庐镇幼儿园同龄儿童的体重、身高达标率为 52.3%、49.5%【l】,主要原因是我镇为浙江西部农村欠发达 地区,相对其他地区而言,人们的总体生活水平不高及文化 素质不高,对儿童健康、生长发育等知识认识不足,幼儿园 生保健知识,不注意口腔卫生,幼儿园对儿童的卫生健康 教育知识不够重视有一定关系。 综上,幼儿园对卫生保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在园儿童 的身体健康,为此,笔者认为要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幼儿 园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①加强对幼儿园卫生制度管理, 制定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卫生知 识培训,②加强对儿童家长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必须随 时对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加以对儿童营养的正确指导及口腔 卫生保健有待进一步提高,制约了集居儿童的生长发育。 3.2贫血患病率各地有差异贫血是上世纪儿童的常见 病,这种疾病虽然已基本得到控制,但该镇处于农村,与 我省有些地区相比贫血率仍较高,如桐庐镇200 1~2005 卫生的宣传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儿童户 年平均贫血检出率为2 1.3%…,明显低于本次调查的 外活动,使儿童健康成长。 23.4%。但低于外省有些地区,如内蒙古某旗蒙古族入 参考文献 托儿童3~5岁儿童贫血检出率52.9%【21,这可能与我们 【l】徐雪芳.桐庐镇2001-2005年幼儿园营养状况分析【J】.中国 地区整体生活水平、生活习惯,儿童挑食、偏食等不良饮 儿童保健,2006,l4(1):23. . 食习惯以及对幼儿园的卫生管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有一 【2】石勤华.3 5岁入托蒙古族儿童血色素调查【J】.内蒙古医 定关系。 学.2003,35(2):1 72. 3.3龋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本次调查,龋病的患病率随 (收稿:2008-07-07) 年龄增长而增高,这可能与儿童喜甜食及家长缺乏口腔卫 (发稿煽辑:白兰芳) (上接64页)及胃肠内肿瘤。目前暂予营养支持、利尿保 HBV—DNA(一),考虑试验性抗结核治疗,注意每周检 肝抗感染治疗。 查肝肾功能、观察体温、腹水情况。如果治疗有效,则 2.2第2次查房(2006年3月l0日) 有助于证实诊断。 2.2.1住院医师报告根据上次查房意见,相关辅助检查 2.3第3次查房(2006年3月24日) 结果如下:PPD试验阴性,AFP正常,CA125 378 g/ml, 2.3.1住院医师报告经抗结核治疗半月,并继续利尿治 CA199 45ug/ml,血清Ⅳ型胶原(CIV)、透明质酸(HA)、 疗,患者腹围缩小5cm,体重下降5kg,腹胀、发热缓解。 Ⅲ型胶原(CⅢ)均升高,细胞沉降率测定(ESR)、经皮 2.3.2主任医师分析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 经肝胆道造影(PTC)、CRP均升高,支持感染;血常规 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主要继发于肺结核或体内其他部 中性粒细胞正常,胸部CT提示右上肺陈旧性结核灶t腹 位的结核病灶,感染途径以腹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为主, 部CT提示肝硬化,脾肿大,腹水,右肾结石,未见肿大 少见血行播散引起。依据TB菌的毒力、感染数量、机体 淋巴结,胃镜仅发现浅表性胃炎,静脉曲张不明显;腹水 免疫力不同,可分为腹水型、粘连型和干酪型三种病理类 淡红色,RBC(++),细胞数淋巴占65%,李凡他试验 型,其中以腹水型居多。该患者有乙肝史2O余年,B超 (一),提示为漏出液,既往腹水性质同前;腹水蛋白总量 提示肝脏缩小,纤维化指标升高、肝硬化诊断明确,疗程 35g/L,未找到TB菌和肿瘤细胞,腹水一般菌培养阴性, 初给予自蛋白支持,利尿保肝治疗半个月,白蛋白上升后 TB菌培养报告未到。 . 腹水仍未退;经过抗结核治疗半个月,上述症状明显缓解, 2.2.2主任医师分析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可排除淋巴 这就有力地支持了该诊断。 瘤、腹膜转移瘤。经过l周的利尿、白蛋白支持、抗感 该患者经过2个月的抗结核治疗,体温正常,腹水完 染及适当的保肝利尿治疗,患者仍有发热,腹水无减少, 全消退,嘱继续抗结核治疗直至完成l 2个月的疗程。该 治疗效果差,单纯肝硬化所致腹水的诊断不能完全成立, 病例对我们今后在腹水方面的诊治拓宽了思路。 需考虑合并结核性腹膜炎。诊断依据:①持续低热;② (收稿:2008-07-29修回:2009-01—1 0) 腹水ADA明显开高l③胸部CT有陈旧性结核灶。鉴于 (发稿鳊辑:阳光) 6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