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养生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修身先修心,修心需淡泊

修身先修心,修心需淡泊

来源:华佗养生网
修身先修心,修心需淡泊 ----《领导者》读后感

关于温晋平同志所著《领导者》一书,我觉得对我帮助还是很大的,尤其是本次重温以后,更加深了自己对修身养性、治事处世方面的理解,结合自己平时的一些体会,对那一行行富有哲理又浅显易懂的语句更是感同身受;我觉得他不仅是一个学者对自己思想的阐述,更是一个老干部、老党员对自己党性的升华。文中,作者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其思考主线,那就是修身、治事、处世、笃学。每一方面都有几篇小文从各个角度展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通篇读完感觉就象是在看一枝梅花,大方面就是主干,小文作为枝杈,文中深入理解和广泛运用的传统文化就是梅花,不管是主干、枝杈还是梅花,处处体现了一个有修养的党人的人生理念。然,其中的修身养心给我的感触却是最深。

文中所说“欲任其事,必治其心;欲任其事,先治其心”,又说“淡泊则心安、宁静则不躁”。还引用了三国名相诸葛亮曾说过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话都是告诉我们,修身、治事都要保持一份淡泊宁静的心境。

其实,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难题和困惑,人在喧嚣浮躁中,容易急功近利、火气太盛,如果心境不稳则容易触发很多问题;只有保持一份淡泊平静的心态,才能在同事和家人之间和谐共处、相互协作,找出问题所在,并齐心协力的去弥补;反之,则会互相争吵、推诿,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还可能会扩大。

- 1 -

当然,我们也不是什么都要淡泊,作者在文中也提到了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淡泊什么的问题,同样的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淡泊”的是权、名、利,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俗物俗事上采取一种恬淡超然的态度。这是一定要注意得,否则什么都淡泊了,就会沦入“中庸”,“难得糊涂”对我们来说是不可取得。

记得两首词:

其一,为路放翁的一首千古名篇卜算子咏梅,词曰“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作者借梅花的傲骨写出了一种自甘寂寞、不畏挫折、不慕名利的高洁品格,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了一种淡泊明志的心态;而我们作为领导干部也要有这种耐得住寂寞,不慕名利得操守,要心系于企业,关心群众,关注集体;要摆正心态,在其位、尽其责。

其二,为苏东坡的定风波,是作者途中遇雨的即兴之作,词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开头两句展示了作者不为外界所干扰,处变不惊的生活态度,“竹杖、芒鞋”则表现了作者坦荡的胸怀,下片则是冷冻难耐时,阳光展现,通篇则是反映了词人一种平静却又超脱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我们身不为外物所驱,在生活上要建立起一种“君子坦荡荡”得人生观。

自古智者多淡泊,掂得起“淡泊”的分量,避开无谓的纷争,是一种极致的生活艺术,看不见、摸不着,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 2 -

作为一个领导者而言,一份淡泊的心境、一种安而不躁的心态,可以让我们不急躁、不漂浮、不烦乱、不慌忙,可以使我们更自信、从容;更可以培养我们处变不惊、从容大度的个人魅力,保持本性的自然,外适内和,体宁心恬;从而,使自身修养提高、人格升华。

- 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