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工程专项交底书
一、目的
指导高支模区域施工作业时的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二、技术交底
1、高支模概况:本工程中国烟草总公司合肥设计院科技服务综合楼工程,框架五层结构,有一层地下室车库,一层南侧为职工餐厅;北侧为学术报告厅,二层南侧为职工餐厅;北侧为住宿间,三层南侧为职工活动室;北侧为方案设计室,四层、五层为审查室。建筑功能性较多,施工比较复杂。
2、高支模分布位置及特点:
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搭设高度8m或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线荷载超过15KN/m,集中荷载超过20KN/m2及以上,需按高大支撑模板系统有关规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进行专家论证。
一区:一层顶(±0.0至4.8m),层高4.8米,5-7轴处大跨度梁:20.4米两道,梁为:600×1400、500×1350、200×600,板厚140mm。
二区:二层顶(4.8m至9.6m),层高4.8米,5-7轴处大跨度梁:20.4米三道,梁为:700×1400、500×1400、200×600,板厚140mm。其中在B-C处层高9.6米高支模一处。
三区:基础至二层面(基础-4m至4.8m),层高8.8米,DX-EX轴交11-12轴,车库汽车坡道,梁为:300×650、200×600、200×
400,板厚120mm。
四区:二层顶(±0.0至9.6m),层高9.6米,8-11轴交B-D轴高之模一处,梁为:400×1100、200×600,500×1600,400×1500(外边缘梁),板厚120mm。
五区:二层顶(±0.0至9.6m),层高9.6米,1轴南侧外挑部分高支模,450×700、300×700、200×600,板厚120mm。
六区:二层顶(±0.0至9.6m),层高9.6米,A轴西侧交1-5轴处外挑部分高支模,400×600、300×600、200×600,板厚120mm。
七区:三-屋面(9.55m至19.55),层高10米,1-3轴交A-E轴高支模,500×1100、400×1100,板厚120mm。
八区:三-屋面(9.6m至22.65),层高13.05米,8-11轴交B-D轴高支模,250×1250(花架梁)。
区域立杆平面图见附件。 三、高支模重点控制
应对架体质量通病进行重点防治,确保高大模板区域彻底杜绝以下现象:
1、水平杆件拉结不全:高大模板区域水平杆件应双向每步满拉,高宽比较大架体及地下室重荷载梁下水平杆件应与周边非高大模板区域拉结不少于两跨,顶托或扣件距离最上面一道水平杆不宜超过300mm。当超过300mm时,应增设一层水平杆件。严禁水平杆件
隔花拉结或隔层单向拉结,严禁缺少底部扫地杆件;
2、立杆间距过大,垂直度不足:高大模板区域立杆应严格按照
方案要求弹线布置立杆位置,普通钢管扣件脚手架间距不得大于80cm,碗扣或盘扣式脚手架布置形式应符合杆件平面图要求,具有弧形、圆形等特殊造型的高大模板区域应在间距较大位置增设立杆并与周边杆件拉结成整体,严禁超过误差允许范围,擅自加大立
杆间距;立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并落于硬化后的基础面层,严禁采用搭接方式设置立杆或通过水平杆件传递竖向荷载;为
确保立杆垂直度,重荷载梁下增强立杆应与架体同时搭设,严禁底
模封闭后补设。
3、剪刀撑搭设不完善,架体构造措施设置不齐全:高大模板区域应按照方案要求的间距设置双向纵向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其中水平剪刀撑在架体扫地杆及顶层水平杆位置必须设置,严禁单向设置
纵向剪刀撑或仅设置斜撑;架体应于按方案要求的步距与周边结
构柱抱接或与剪力墙体顶紧。
4、架体水平及竖向混凝土结构同时浇筑:高大模板混凝土结构应先行浇筑竖向结构至梁板下口,待强度达到设计值50%后方可组织水平结构浇筑,具有抗渗等特殊要求的结构,确需同时浇筑水平及竖向混凝土结构时,应在方案中明确竖向结构加固措施,严禁擅自组
织高大模板区域水平及竖向混凝土结构同时浇筑。
5、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高大模板架体搭设期间,施工人员应配戴安全帽及安全带等劳保用品,超高架体搭设时应在中间位置设置水平安全网或竹笆(竹笆应用铅丝与架体固定可靠),作业面应按规范要求设置立面防护网,严禁施工人员作业时不佩戴劳保用品。
6、螺栓紧固力矩不足,盘扣插入深度不足及碗扣紧固力不足:高大模板区域使用的螺栓、盘扣及碗扣应牢固可靠,其中螺栓紧固力矩不得小于40N·M,严禁发生螺栓、盘扣及碗扣松动现象;
7、对于高度较高的混凝土结构,如顶层构造梁,应考虑增加
架体宽度,确保架体稳定性,并设置操作平台,保证作业安全;
对于高层悬挑结构应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设置悬挑工字钢和卸荷
钢丝绳,立杆与槽钢接触面应采取有效固定措施,防止立杆由于浇筑时震动导致脱空;应尽量避免在高大模板区域设置布料
机,确需设置是应在方案中明确布料机区域架体加固措施;高大模板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的混凝土浇筑路线分层对称浇筑,尽
量避免夜间浇筑,确需夜间浇筑时应配备足够的光源和现场管理人员。
安徽水安烟草设计院项目部
2015年4月2日
附件四:
高大模板工程自检验收表(样表) 验收日期 验收人员 验收人员 验收人员 年 月 日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高大模板 区域 序号 检查项目 地下室一层A区(应与高大模板区域统计表内内容一致) 自查内容 施工单位应根据专家组意见对专项方案进行修改,并经施工单位自查方法 结合专家组 审查意见书 查专项方案 查技术安全到表及影像资料 查检测报告;现场实测钢管壁厚 查架子工特殊工种证书 自查情况 (存在问题) 1 资料理 (第块高模板域浇前检整改毕) 管一大区筑查完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审批并报专家组确认后方可实施。 施工单位已组织专项方案技术安全交底,且交底内容有针对性和施工重难点、架体质量通病等内容并图示主要梁板归类做法、杆件平面位置及相关构造措施。 高大模板使用的钢管扣件、盘扣、碗扣等材料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及型式检验报告,并对材料进行见证取样复检切且结果合格,且现场抽检钢管壁厚符合专项方案计算书要求。 支撑体系搭设人员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有关规定考核合格的持证架子工。 高大模板区域架体搭设基础应硬化处理且无杂物,场地排水畅通,不得出现严重积水现象;重荷载梁板位置对应的下层立杆不得拆除;悬挑构件工字钢及卸荷钢丝绳间距符合方案要求,立杆与工字钢已有可靠连接措施。 可操作性,内容应包括:高大模板区域位置、类型、搭设方式、交底内容、签 观察检查; 尺量检查 2 实体验收 高大模板区域现场使用材料表观良好,无裂纹、穿孔、扭曲等现象。 高大模板区域水平杆件步距应符合专项方案要求,且应双向逐层满拉设置并与周边非高大模板架体拉结不少于两跨;高低跨处水平杆件应由高处向低处延伸不少于两跨;顶托或扣件距离最上面一道水平杆不宜超过300mm,当超过300mm时,应增设一层水平观察检查 观察检查; 尺量检查 杆件。 高大模板区域立杆间距及垂直度应符合专项方案要求,立杆落于架体基础表面且无搭接、水平杆转接荷载现象。 高大模板区域应按照方案要求的间距设置双向纵向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且剪刀撑搭设完善。 螺栓紧固力矩不少于40N·M,盘扣及碗扣已连接紧密。 高大模板区域竖向结构已浇筑至梁板下口且强度达到设计值50%;因工艺要求造成竖向结构与水平结构需同时浇筑的已按照方案要求对竖向结构进行加固。 高大模板区域作业面应设置立面防护网,高宽比较大的架体应搭设作业平台。 高大模板区域架体应按照方案要求的间距与结构柱抱接或与周边剪力墙顶紧。 高大模板区域架体杆件不得与外脚手架、卸料平台等连接,混凝土输送管不得固定在架体上,当混凝土采用布料机布料时,置放布料杆的模板下应按方案的要求进行对顶加固。 观察检查 观察检查; 尺量检查 观察检查 力矩扳手检查;观察检查 查检测报告;观察检查 观察检查 观察检查; 尺量检查 验收结论 □该高大模板区域内支撑架体符合专项方案及相关规范要求,允许组织下道工序施工。 □该高大模板区域内支撑架体存在部分质量安全隐患,应将隐患整改完毕后以书面形式报监理单位复查合格方可组织下道工序施工。 □该高大模板区域内支撑架体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安全,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立即予以返工处理,处理完成后重新组织自检验收。 整改/返工复查情况 施工单位质量安全科意见: 监理单位意见: 项目经理确认(签章) 总监理工程师确认(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