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2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 )是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 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A.实践活动法 B.实习作业法 C.实验法 D.练习法 【答案】:B
2.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D.疏导原则 【答案】:A
3.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 A.直线增快 B.直线减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答案】:D
4.一个学生的学习迁移往往受他的学习意图或学习心向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 )。 A.相同要素作用 B.学习定势作用 C.分析概括作用 D.经验泛化作用 【答案】:B
5.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叫( )。
1 / 13
A.教学策略 B.教学计划 C.学习策略 D.教学目标 【答案】:A
6.( )包括上课、课外作业、考试、学生的集体自修等。 A.学生活动管理 B.学习指导管理 C.生活指导管理 D.生活管理 【答案】:A
7.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复式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个别教学 D.小班教学 【答案】:B
8.1951年,( )提出了“范例教学”的主张。 A.怀特海 B.瓦.根舍因 C.布鲁纳 D.赞科夫 【答案】:B
9.教育心理学作为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 A.1886年霍金斯的《教育心理学》 B.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C.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D.1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 【答案】:C
10.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2 / 13
B.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答案】:C
11.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逻辑性等特点的记忆是( )。 A.语义记忆 B.情绪记忆 C.情景记忆 D.形象记忆 【答案】:A
12.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 A.机械学习 B.接受学习 C.发现学习 D.有意义学习 【答案】:B
1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 A.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B.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C.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D.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答案】:C
14.根据教学的任务来分,课可以分为新授课、( )、技能课和检查课。 A.演示课 B.实验课 C.巩固课 D.讲授课 【答案】:C
15.课程的表现形式是( ) A.知识——经验——活动
B.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
3 / 13
C.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 D.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答案】:D
16.在现代教育中,随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确立,以下哪一种教师角色越来越弱化?( )
A.学生问题的解决者 B.知识学习的促进者
C.教学的组织者,学习的参与者 D.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 【答案】:A
17.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 A.原型定向、原型内化、原型操作 B.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C.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D.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答案】:C
18.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 )。 A.有结构问题 B.无结构的问题 C.简单问题 D.复杂问题 【答案】:A
19.“暴跳如雷” “欣喜若狂”等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 )。A.激情 B.愤怒 C.恐惧 D.应激 【答案】:A
20.关于短时记忆的容量,最准确的描述是( )。 A.5-9个数字 B.5-9个单词
4 / 13
C.5-9个组块 D.5-9个字母 【答案】:C
21.以下哪点属于内部的、稳定的归因( )。 A.运气 B.努力 C.能力 D.任务难度 【答案】:C
22.教师上课的必要补充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课后练习 B.课外辅导 C.检查作业 D.布置作业 【答案】:B
23.以下不属于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的是?( ) A.目的性 B.认知性 C.操作性 D.序列性 【答案】:C
24.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伦理的道德情感 C.形象的道德情感 D.想像的道德情感 【答案】:B
25.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 )。 A.讨论法 B.接受法 C.指导法
5 / 13
D.发现法 【答案】:D
26.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 )型操作技能。 A.粗放 B.连续 C.徒手 D.闭合 【答案】:A
27.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是( )。 A.1918年出版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B.1918年出版的《课程》
C.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1944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答案】:B
28.下列有关教师职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践性专业 B.一种专门职业 C.学术性职业 D.职业的一种 【答案】:A
29.根据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对于容易的任务,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是( )。 A.偏低 B.偏高 C.不变 D.中等 【答案】:B
30.让学生以某种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这种训练方式称( )。 A.启发法 B.讨论法 C.用途扩散法
6 / 13
D.头脑风暴法 【答案】:C
31.最具有动机价值的归因模式是( )。 A.归因于能力 B.归因于努力 C.归因于运气 D.归因于任务性质 【答案】:B
32.我们对见义勇为的行为往往会感到敬佩,对自私自利的行为会感到鄙视,这是一种( )。 A.道德认识 B.道德行为.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答案】:C
33.认知过程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和( )。 A.气质 B.思维 C.能力 D.情绪 【答案】:B
34.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 )。 A.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B.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答案】:C
35.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想像的 B.直觉的 C.伦理的 D.行为的
7 / 13
【答案】:C
36.主张研究人的价值、潜能、自我实现的心理学流派是( )。 A.人本主义心理学 B.精神分析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行为主义心理学 【答案】:A
37.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活动 B.共同的奋斗目标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班主任的要求 【答案】:B
38.罗马医生格林(盖伦)从( )的体液说出发,创立了气质学说。他认为气质是物质(或汁液)的不同性质的组合。 A.柏尔曼 B.希波克拉底 C.克雷奇默尔 D.巴甫洛夫 【答案】:B
39.学校实现教育培养人的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 A.学校管理 B.课外活动 C.教学
D.政治思想品德教育 【答案】:C
40.品德构成的基础是( )。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 D.道德观念
8 / 13
【答案】:D
二、多选题(每题有多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41.意义学习分为哪几个类型() A.符号学习 B.命题学习 C.概念学习 D.配对材料学习 【答案】:ABC
42.以下有关集体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集体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唯一标准,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关系的必然要求 B.集体主义最能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摒弃了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将无从谈起 C.集体主义,就是指一切言论和行为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 D.集体主义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关系的科学原理在价值观上的必然要求 【答案】:BCD
43.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有()。 A.做中学 B.为人师表
C.向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 D.多读书,读好书 【答案】:ACD
44.坚持集体主义,就必须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因为()。 A.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同义
B.要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反对个人主义
C.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体系,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物 D.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观念的核心,它与集体主义根本对立 【答案】:BD
45.良心的三大主要特质是() A.上层社会性 B.基本性
9 / 13
C.神圣性 D.内隐性 【答案】:BCD
46.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需要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它具有以下哪些基本特点?() A.认知操作性 B.操作序列性 C.问题情境性 D.目的指向性 【答案】:ABCD
47.职业倦怠的特征包括()。 A.意志薄弱 B.个人成就感降低 C.情感耗竭 D.去人性化 【答案】:BCD
48.判断个体的聚集是否称得上群体,主要标准包括()。 A.一套成文与不成文的规范 B.一定的组织形式 C.共同目标
D.成员之间心理上的相互依存 【答案】:ABCD
49.职业良心是一种()的道德情感。 A.看不见 B.摸不着
C.不直接受外力约束 D.公正无私 【答案】:AB
50.伴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教育思想的转变,师德内涵不断融入了哪些新的内容?() A.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流行文化 B.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道德意识等
10 / 13
C.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 D.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观念 【答案】:BCD
51.在下列的表述中,观点正确的是()。 A.勤劳可以提高效率,节俭能够降低成本
B.消费可以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提倡勤劳节约不合时宜 C.勤劳节俭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D.提倡勤劳节俭是物质匮乏的时代产物,不适合现代要求 【答案】:AC
52.埃姆斯提出的课堂情境中影响学生成就目标的TARGET模式,所包含的结构因素为()。 A.评价活动、时间分配 B.认可活动、小组安排 C.任务设计、权力分配 D.教师指导、学生选择 【答案】:ABC
53.遵纪守法包括()。 A.遵守职业纪律
B.要善于用法律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C.要提高对我国法律的认识 D.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认真执行 【答案】:CD
54.职业道德价值取向培育目的的具体表现是()。 A.热爱祖国,忠诚做事 B.夯实坚定的政治方向 C.培养诚实守信的道德情操
D.树立爱岗敬业、责权相等的道德信念 【答案】:BCD
55.教师道德养成具有的现实意义包括()。 A.师德养成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B.师德养成是受教育者成长的需要 C.师德养成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
11 / 13
D.师德养成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答案】:ABCD
56.增强职业责任的要求包括()。 A.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B.熟悉业务,互相配合 C.养成严于律己的习惯
D.认真履行职业责任,做好本职工作 【答案】:ABD
57.对教育观念的纠偏正确的是()。 A.纠正超前学习之偏 B.纠正负担过重之偏 C.纠正育人初心之偏 D.纠正违规竞争之偏 【答案】:ABCD
58.下列表述符合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有关创造性与智力关系的是()。A.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 B.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 C.高智商一定有高创造性 D.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任意 【答案】:ABD
59.按照迁移的顺序,迁移可以分为()。 A.逆向迁移 B.顺向迁移 C.反向迁移 D.纵向迁移 【答案】:AB
60.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A.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B.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C.有幸福感
D.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12 / 13
【答案】:ABCD
61.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A.集体性与长期性 B.全面性与示范性 C.个体性与创造性 D.能动性与多样性 【答案】:ABCD
62.根据现有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依法提起学生行政申诉的对象和内容包括()。 A.对学校侵犯其人身权的 B.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的 C.对学校侵犯其知识产权的 D.对学校侵犯其合法财产权的 【答案】:ABCD
63.下列属于学术失范或学术不端的是()。 A.事实虚造 B.剽窃 C.虚假署名 D.抄袭 【答案】:ABCD
.嫉妒会毁灭人的上进心,使人际关系紧张,有损身心健康。克服这一心理状态的措施有()。 A.提高自己的能力 B.培养豁达的心态 C.采取适当的对策 D.发掘自身的潜能 【答案】:BCD
65.孟子提出的教师道德规范包括()。 A.注重实践,知行合一 B.提高自身能力,以其昭昭 C.以身作则,教者必以正
D.加强个人修养,反省、知耻、改过 【答案】:BCD
1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