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养生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福建地方史

《福建地方史

来源:华佗养生网


福建地方史考核题

试论福建在古代中国海外交通的地位

福建的先民很早就利用海上交通和海上资源发展经济。从中国古代的文献资料来看,汉代中国不仅开通了连系中亚、西亚的丝绸之路,同时也开辟了中国往印度的海上通道。很快在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不断实践和勇于探索之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海上交通航线逐步形成。唐代中国以广州港为中心与东南亚诸国开展经济与贸易活动,宋元时期,福建泉州港的兴盛,渐渐取代了广州港的地位,而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尤其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更使得中国泉州在世人的心目中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圣地,许多探险家、航海家闻风出动,他们赞叹中国的富庶,而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人类的航海交通事业。其中最伟大的十五世纪的航海家应该是中国的郑和。

郑和七下西洋,创造了人类航海史上的奇迹。他使得中国和世界紧紧的连系在一起。他为十五世纪中国在世界的大国地位建立了丰厚的基石。事实上,郑和七下西洋与福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换言之,郑和下西洋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那一个时期福建的对外交通。

继郑和之后,福州港的中琉航海交通与贸易,在中外交往的历史上显赫一时。中琉贸易的兴盛弥补了郑和轰轰烈烈壮举结束后的失落和沉寂,成为那一时期中外航海交通贸易的中心。

中世纪的风云变幻,漳州月港走私贸易的巨大旋风,一夜之间刮走了福州港的中心地位,取而代之的是月港,因为它与马尼拉的大帆船紧紧相连,使月港从此走向了世界。

清代以降,郑成功时代的海上交通与贸易,是那一时期的重头戏。君不曾听过,

台海之上,不得郑氏号令,不能行船走海。中国东南沿海的迁界与禁海,给了郑氏政权任意驰骋的机遇,在中国海上交通史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

康熙统一后,开四海关,海上交往盛极一时。但终因清王朝的禁令,出海之船不得超过二桅,中国的造船技术受到,中国航海交通的力量受到极大的削弱。当西方海盗和日本倭寇在海上游弋时,昔日航海之强国中国,只能退避三舍,拱手让出了海上大国的地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