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编制依据 .............................................................................................................. - 2 -
1.1. 施工图纸 .................................................................................................... - 2 - 1.2. 遵循的主要施工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 .................................................... - 2 - 2. 工程概况 .............................................................................................................. - 2 -
2.1. 工程简况 .................................................................................................... - 2 - 2.2. 建设范围 .................................................................................................... - 3 - 3. 施工准备 .............................................................................................................. - 4 -
3.1. 技术准备 .................................................................................................... - 4 - 3.2. 施工机械 .................................................................................................... - 4 - 4. 施工工艺及方法 .................................................................................................. - 4 -
4.1. 场地平整 .................................................................................................... - 4 - 4.2. 测量放线 .................................................................................................... - 4 - 4.3. 施工方法 .................................................................................................... - 5 - 4.3.1 测量放线 ............................................................................................... - 5 - 4.3.2 基槽开挖 ............................................................................................... - 5 - 4.3.3 开挖过程中对工程桩的保护 ............................................................... - 6 - 4.3.4 四周防护 ............................................................................................... - 7 - 4.3.5 桩头处理 ............................................................................................... - 7 - 4.4. 垫层施工 .................................................................................................... - 8 - 4.5. 测量仪器及方法 ........................................................................................ - 8 - 4.6. 监控预警指标 ............................................................................................ - 8 - 5. 基坑开挖施工应急预案 .................................................................................... - 8 - 5.1. 流砂、管涌应急预案 ................................................................................ - 8 - 5.2. 基坑出现流沙时的应急措施 ............................................................................... - 8 - 5.3. 基坑出现管涌时的应急措施 ............................................................................... - 9 - 6. 质量保证措施 .................................................................................................... - 9 - 7. 质量标准 ............................................................................................................ - 9 -
7.1主控项目 ..................................................................................................... - 9 - 7.2一般项目 ................................................................................................... - 10 - 7.3允许偏差见表3.4.3 .................................................................................. - 10 - 8. 成品保护 .......................................................................................................... - 10 - 9. 应注意的问题 ................................................................................................... - 11 -
.
.
1.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
本工程结构、建筑、安装全套施工图纸
1.2.遵循的主要施工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规范名称 《工程测量规范》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编 号 GB50026-93 GB50108-2001 JGJ8-2007 GB50330-2002 JGJ46-2005 JGJ33-2001 JGJ94-94 GB50202-2002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况
工程名称:***项目C地块 建设地点:本工程位于***划路。
.
.
建设单位:天***发展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中***理公司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 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抗震设防烈度:七度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公建部分为框架结构) 基础形式:桩基础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乙级
2.2.建设范围
由我公司承建标段主要建筑概况:
总建筑 面积 地上 建筑 面积 地下 建筑 面积 0 0 0 占地 面积 建筑 建筑层数 建筑性质 高度 地上 地下 8 8 8 8 17 11 0 0 0 0 1 1 3375.71 3375.71 3382.71 3382.71 4042.08 4042.08 3467.93 3467.93 416.43 24.25 423.07 24.25 514.30 24.25 434.93 24.25 多层住宅 多层住宅 多层住宅 多层住宅 高层住宅 高层住宅 5158.05 4871.49 286.56 290.99 51.00 5602.15 5150.01 452.14 473.24 33.60 .
.
1280.49 1280.49 1355.99 1355.99 404.90 596.26 490.13 404.90 596.26 490.13 0 0 0 0 0 617.92 9.00 659.26 9.00 404.90 7.80 596.26 7.80 490.13 7.80 2 2 1 1 1 0 0 0 0 0 多层公建 多层公建 多层公建 多层公建 多层公建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对基坑位置粗放线,施工前仔细查明地上、地下有无管线,对施工有影响的相关单位,对其进行保护或改移。还需注意开挖边界以外的建筑物是否安全。
3.1.2仔细计算基坑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根据地质条件合理采用各种参数。并充分考虑地下水及周边动荷载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3.2. 施工机械
表1 土方施工机械一览表 项目 1 2 3 设备名称 反铲挖掘机 自卸汽车 装载机 规格型号 日立300 斯太尔 CAT950B 单位 台 辆 台 数量 说明 2 20 1 挖掘、装车 土方外运、自卸 辅助土方开挖
4.施工工艺及方法
4.1.场地平整
对施工现场场地进行平整,做好“三通一平”及施工前准备工作。在基坑开挖施工前修筑施工需要的施工便道,以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进场、行驶。
4.2.测量放线
施工时,测量人员应随时配合抄出标高,控制挖土深度,当挖掘机
.
.
挖至桩顶以上标高150mm或槽底设计标高以上200-300mm时,其余至设计槽底标高土方由人工清挖,并将清挖土韵致挖掘机的工作臂的回转半径内,由挖土机运出。
4.3. 施工方法
4.3.1 测量放线
土方开挖标高控制:在土方开挖即将挖到设计底标高时,测量人员
要对开挖深度进行实时测量,即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用S3水准仪抄测出挖土标高,并撒出白灰点指导清土人员按标高清土。
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进行。施工标高点测设在柱钢筋的侧立面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标高抄测的精度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如下表所示:
高度H 每层 H 30 m 30m 允许偏差(mm) ±3 ±5 ±5 ±15 ±20 4.3.2 基槽开挖 本工程采用机械开挖,自卸车倒运,人工配合。基槽开挖前,应提前将地上、地下障碍物清理干净,待测量放线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 . . 开挖。开挖顺序由西向东开挖,一次开挖到底。 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选用PC220型反铲式挖掘机配以多台自卸汽车进行作业,挖掘机由西向东开挖,挖掘机的开行路线为“之”字形,自卸车在原地面进行装土,土方运至指定弃土点。 1#-6#楼基础开挖深度约为300-800mm之间,槽边以1:1自然放坡,基槽开挖时,要在距基础底板边留出约1米的工作面,槽边以1:1自然放坡形式。同时在槽边施工面外挖一条50cm宽,40cm深的排水明沟,内填粒径4cm左右的碎石作过滤层,排水沟的水排至基坑的集水井中抽排出去 14#楼、20#楼四周均设有水泥搅拌桩支护桩,在机械挖土前7天即开始降水,采用无砂大口井降水方法,以保证开挖时槽底干燥。可采取直接开挖形式开挖时,人工降低地下水位至施工面以下500mm。 14#楼开挖深度为4.6m,20#楼开挖深度为4.4m。开挖前测量人员放出开挖边线,14#楼采用机械倒运土方,运距约为1km土方车20台。一次性开挖完毕。开挖时水泥搅拌桩上口进行削坡坡度为1:1,机械开挖至桩头上标高然后进行人工清底、人工挖设排水沟,机械挖设集水井。20#楼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直接倒土致路对面场地。 4.3.3 开挖过程中对工程桩的保护 土方开挖过程中必须保证工程桩不移位变形、不被挖土机碰伤。 . . 开挖过程中根据工程桩的位置确定放坡平台及放坡位置,严禁将工程桩置于边坡上用来挡土。 开挖过程中工程桩一旦露出桩头,立即将桩头周围的土方挖去(注意挖土机不得碰撞桩头),迅速减少地基地对工程桩的挤压。然后沿设计桩顶标高上1000mm处将桩身周圈剔细,桩头及时运走。 土方开挖过程中必须密切注视工程桩的变形移位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组织挖土机对桩进行卸载或回填。 4.3.4 四周防护 为安全起见,防止人员不慎掉入基坑中,在基坑周围连续设置钢管围挡并作醒目标志,以保证施工现场安全达标。另外由于是在雨季施工,为防止地面雨水大量涌入基坑,在基坑周围钢管围挡外侧连续设置 钢管密目式安全网砌三皮砖(120厚)1:3水泥砂浆50×200木挡脚板基坑四周搭设钢管围挡示意图200mm高挡水堰。具体作法如图所示。 4.3.5 桩头处理 . . 预制管桩采用截桩器进行破桩,桩头具体处理方法见桩基设计说明。灌注桩必须采用切割机沿桩顶标高切缝5cm后再截桩。截桩时应保证桩伸入承台10cm,预留筋伸入承台尺寸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4.垫层施工 本工程垫层为100mm 厚C15混凝土,待土方开挖完成,基坑验槽通过并基桩破桩完成后进行。垫层施工前先将基坑内的杂物、浮土等清理干净,弹好垫层边框线后进行模板施工。垫层混凝土施工时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振捣以垫层底两侧有砂浆渗出为止,表面压光。 4.5.测量仪器及方法 水平位移测量选用精度2″级的全站仪进行监测;沉降观测采用水准测量精密水准仪,按二等水准要求。 所有观测点均在基坑开挖前设置,并记录初读数。进行监测的控制点必须采用施工用控制点,并经常进行复核。 4.6.监控预警指标 (1)支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已大于基坑开挖深度的1/300,或水平位移速率已连续三日大于3mm/d。 (2)周围不均匀沉降已大于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允许值。 5.基坑开挖施工应急预案 5.1.流砂、管涌应急预案 在基坑开挖施工中,如发现有地下承压水,应事先探明承压水头、不透水层的标高和厚度,并对坑底土体进行抗浮托能力验算。对工程所在地的类似基坑开挖施工情况进行必要的调研,吸取其他工程在基坑施工中的经验与教训。 5.2基坑出现流沙时的应急措施 当出现基坑流沙时,应立即停止开挖,用土回填或注水至地下水浸润线以上。在深坑周边补下降水井点。使基坑周边的地下水浸润线会逐 . . 步下降,从而防止流沙现象的出现。 5.3基坑出现管涌时的应急措施 在开挖基坑中局部深坑时,如基坑底出现管涌,但承压水头较低时(低于基坑底顶面标高)可采用注浆法。首先应立即停止对局部深坑的开挖,并对深坑进行部分土方回填,将流沙、管涌点埋没,回填高度应高于承压水头的高度。然后采用注浆法将坑中的土方进行注浆加固,但由于是应急措施,不宜采用需大型设备进场的深层浆喷搅拌或粉喷搅拌等方法。为加快注浆的凝固和提高早期强度,应在注浆液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水玻璃或早强剂。注浆加固土体具有一定的强度后即可进行深坑开挖,当深坑底接近于或穿过不透水层时,应当对坑底土体进行抗浮稳定验算,以确定注浆加固土层的厚度。 6.质量保证措施 6.1土方开挖前,沿场地四周布设排水沟和集水沟,避免浸槽。 6.2在机械挖出支护坡面后,要求人工及时修整边坡。 6.3根据基坑测量的数据确定开挖深度,严禁出现超挖现象。 6.4基坑的土方完成后排干积水和清底,及时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6.5基坑挖土深度不得超过设计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应用砂、碎石填补夯实;对软弱地基,经设计、监理同意后,可采取换填土层或加强垫层等办法。 6.6基坑开挖工程不得在雨天进行。 6.7挖土在基底标高以上保留10cm左右有人工挖平清底。 6.8现场施工要进行安全交底,确保施工期间人身安全。 7.质量标准 7.1 主控项目: 开挖标高、长度、宽度、边坡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柱基、基坑、基槽、管沟和场地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实际要求,并 . . 严禁扰动。 7.2 一般项目: 控制好开挖表面平整度及基底土性。 7.3 允许偏差见表3.4.3 表3.4.3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项 目 柱基 人工挖 基坑 方场地 管沟 基槽 平整 1 主 控2 项 目 3 一 1 般 项 2 目 的基层 标高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200 向两边-50 量) 边坡 表面平整度 基底土性 0 2设计要求 20 20 20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观察或土样分析 +500 -150 +100 — 经纬仪,用钢尺量 -50 ±50 -50 地(路) 检验方法 面基层 -50 水准仪 设计要求 注: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8.成品保护 挖运土方时应注意保护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并定期复测检查定位桩和水准基点是否完好。 土方开挖时,应防止临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发生下沉 . . 和变形。必要时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 施工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在敷设有地上或地下管线、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损坏管线,造成严重事故。 挖土时应对边坡支护结构做好保护,以防碰撞损坏。 9.应注意的问题 防止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槽)、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 基底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果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300mm土层不挖,待做基础时再挖。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应注意宜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防止施工机械下沉: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推土机、铲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m以上推铲土;挖土机一般需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身下沉。正铲挖土机挖方的台阶高度,不得超过最大挖掘高度的1.2倍。 控制开挖尺寸,防止边坡过陡: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等所需宽度。 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必须有措施、有方案:对于地质资料反映有粉细砂、粉土、中粗砂等土层的工程项目,必须有截水、降水等有效防止流砂的措施,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降排水方案。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