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公路隧道工程的建设,对其质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公路隧道防排水工程,其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因此也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此本文分析了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
标签: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
引言
对于隧道防排水工程我们就必须重视,这是对隧道安全的重要保障,但同时也是公路隧道建设工程中的重难点,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综合性。
1、隧道防排水原则
(1)从工程实施效果表明,对于隧道防排水施工应当采取防、堵、截、排相结合方式来实施,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排水措施,确保隧道工程能够达到防水可靠、排水畅通,同时满足经济合理的要求。(2)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妥善的处理,使隧道内形成一个完整、合理的防排水系统,从而确保行车的安全性,避免隧道结构遭受损伤,保障隧道的使用寿命。(3)在隧道防排水系统中应特别注意初期支护的防水作用,以衬砌结构自防水为主,以防水层防水、施工缝、变形缝防水为重点,最终确保防排水系统能够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4)当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应采取措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防侵蚀能力,以提高混凝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2、公路隧道防排水的措施与参数
(1)隧道防水的措施与参数。①在初期支护中要加设环向半圆管排水。②要保证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设置EVA复合防水板进行防水。③高速公路隧道的纵向及环向施工都要增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对于拱形墙壁环向施工缝内缘需要进行安装有注浆管遇水膨胀的橡胶止水条,外侧则进行安装排水盲管。然后,对于变形缝填充浸沥青的木丝板要增设中埋式的橡胶止水带,外侧则要进行安装背贴式橡胶止水带和排水盲管。最后,针对二次衬砌拱面预留出充填注浆口,当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时再充填注浆。
(2)隧道排水的措施与参数。
①公路隧道内部按全长安装116HDPE的纵向双壁半圆打口波纹管,116HDPE横向双壁波纹管,利用横向排水管把纵向排水管与中心水渠进行连接。②按照公路隧道的具体实际安装纵向、环向排盲沟,把渗漏水引进纵向排水管,然后在通过纵向排水管沉淀,经过中心水渠流入洞外。③公路隧道在挖掘过程中发现股水现象,应利用环向半圆管将水引导至纵向排水沟中。3、公路隧道防排水的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切实做好防水板铺设工作:防水板的铺设是每一个公路隧道都必须应用的主要材料。在进行洞外施工的时候要仔细检查防水板的自身质量确保防水板符合相关的施工标准,对于不符合的防水板要严格拒绝进入施工现场。同时要在防水板上取划焊接线和拱顶分钟线的具体的标准线需要注意的是划线所用的铅笔必须是施工工程的专业铅笔然后进行截取工作。准备洞内的施工之前由于要进行基面处理和挂防水板所以要准备一个台架。最后进行基面的处理将断面和外露的尖物进行有效地处理。
3.2、挖掘中涌水地段的防排水工作:(l)处理原则。挖掘中滩免会出现地面的涌水问题,对此必须要通过精准的分析和调查胺照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对开挖面出现的涌水进行调查分析严格按照“以排为主肪、排、截、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提出一套合理有效
而又符合具体涌水情况的工作方案使得涌水得到控制排水系统得以顺利建造,防水工作得以顺利展开,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2)分析原因。涌水可以使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可能有水流的局部外涌、地下水的发育线路、岩层的断裂、地表水的下渗等种种原因。在隧道的防排水工作中濡要做到的是准确记录这些涌水出现的地方、涌水的大小、时间段、来源、成分分析并且根据这些记录完善洞口的涌水问题。(3)解决方法。洞内的涌水地段通过判断涌水量河以采用超前钻孔排水、辅助坑道排水、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堵水、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并点降水及深并降水等辅助施工方法。但是如果涌水量过大则需要采取特殊的技术例如摩擦锚杆;涌水面积过大,则要在岩石表面引排涌水再喷射混凝土;涌水特别严重则要做到一边排水一边喷射通过汇水孔的方法排水。既然出现了涌水就一定存在排水问题。如果涌水不能及时排出则会淤积在洞内使得土层被逐渐侵蚀,造成安全隐患不能保证施工的稳定。需要指出的是洞口是上坡河采用在距离边墙1米到2米的范围设置砂浆抹面排水沟来排水;洞口为下坡澳日要采用集水坑积水或者是利用潜水泵排水分级排送直到将涌水排出。
3.3、洞内的防排水工作施工技术:洞内的防排水工作内容繁复且重要庄要有环向排水盲管、纵向排水盲管、横向排水盲管、排水管、防水板、排水边沟。尤其是接縫处的防排水系统需要设置止水带和防水材料肥引水放在首位同时注重排水。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后续的防排水工作至关重要加果没有达到施工要求没有考虑到后续工作极有可能造成涌水、漏水等现象使得排水工作出现问题。因此要保证洞内的防排水工作使得施工顺利开展。
3.3.1、防水卷材
施工在初期支护施工完成而且满足规定的平整度要求后,则可以铺设防水卷材。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工程上主要有3种防水卷材的铺设工艺有3种:一是多点复合免钉穿铺设法,二是无钉热合铺设法,三是有钉冷粘铺设法。
3.3.2、止水条带施工
对于衬砌混凝土沉降缝以及变形缝部位应当采取止水带进行防水处理,施工中应当确保止水带不得被钉子、钢筋和石子刺破。对于止水带存在割伤等问题,应当对其采取及时更换或者修补处理。对于浇筑止水带上的混凝土时,应防止止水带偏移;同时加强该部位的混凝土振捣工作,以有效地排除止水带底部的空隙,有效地促进混凝土和止水带之间的结合。对于止水带的接头处理可以针对不同部位以及止水带材质而决定,对于橡胶止水带,其接头形式应用搭接或复合接;对于塑料止水带接头形式应采用搭接或对接。止水带的搭接宽度可取10cm。冷粘或焊接的缝宽不小于5cm。止水带在端头模板上的固定是止水带安装的关键。止水带固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止水带在衬砌中能否垂直于工作缝,是否能使排水通道与工作缝相通。具体安装止水带时可以通过采用Φ8钢筋卡间隔一米固定在止水带上,然后采用穿板铁丝固定钢筋卡与板外钢筋段;将Φ10背托钢筋穿与止水带和钢筋卡之间,并用扎丝绑扎在钢筋卡上;对于最先浇筑的衬砌段拆模后,应当先扳直钢筋卡外露段,并用其将自然伸直的止水带外露部分卡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