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养生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九年级学生作文精选五篇

九年级学生作文精选五篇

来源:华佗养生网


那朵迎春花

“嘿,妈妈,你瞧——迎春花开了,真的开了——”我正百无聊赖的坐在公园里发呆,忽地,背后就传来这稚嫩的童声,像天籁般美好,如莺啼般动听。这短短的一句话,仿佛冻雷,震撼着我那久已沉睡的心灵;这短短的一句话,宛如春雨,让我那尘封的记忆再次——萌芽。

不想回头,不敢回头,就让这动听的声音,和着那摇曵在冬日中的迎春花,渐渐的,渐渐的,流入心里,化作春天的温暖,和昨日幸福的回忆吧!

我分明感到,那灿烂的小花,正在我眼前不断的放大,放大,将一个朦胧的,过去的世界展现在我眼前……依稀记得,那是八年之前,我还是一个啥都不懂的小孩子,却出奇的调皮,总是喜欢跟在一群男孩子后边儿,在田野里狂奔,在泥地里打滚儿,而时至今日,对那些曾经的铁哥们的记忆,已是模糊不堪,唯独有一座小园,仍在我记忆的深处熠熠生辉。

那座小园,就在外婆家屋后,并不大,却种满了花花草草,有喇叭花,也有无花果,而长势最好的是那盆迎春花。外婆总是对她照顾有加,或许是她特别喜欢这盆花吧。也不知道外婆是什么时候建的这个园子,反正应该是很久以前了。我在上小学之前,一直住在外婆家,所以在三姐妹当中,外婆最疼的也是我,那时,对于我来说,外婆就是一切。她是一位特别慈祥的老人,即使我沾了满身的泥回家,外婆也只是笑着对我摇摇头,从不会责备我。然而——

“一——二——……九——……”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和往常一样,我和几个小伙伴又玩起了捉迷藏,我突然灵机一动,那个小园不正是最好的藏身之处吗?然而不幸

1

的是,正当我急匆匆地跑进园子时,脚下一不留神,竟踢翻了一个大花盆,只听“哐当”一声,花盆——碎了,花——落了,枝——折了,泥土撒了一地,我定神一看,正是那盆迎春花。我一时变得惊慌失措,呆呆得站在原地,脑中一片空白,但想到外婆慈祥的面庞,心中又安定了些。而外婆后来的表现却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也令我大惑不解。她走进院子时的表情,我相信,我一生,也忘不了。那是一种怎样的表情呵!那双澄澈的眼睛,充满了伤心,悲痛,还有愤怒。我不敢抬头直视那双眼睛,只好那样站着,全身上下都感到像火一般的烫。外婆没有说什么话,便转身离去,年迈的背影消失在过道的另一头,留下我孤零零的一人。接下去两三天,外婆一直没有和我说一句话,我也不敢出去,只是坐在窗前,对那件事百思不得其解……

终于有一天,趁外婆不在,我偷偷跑去问外公。外公看着我,淡淡的笑了。拉着我的小手来到小园。“恕恕,你一定不知道吧,这园子你外婆在三十年前就种了,这些花啊草啊的,可都是有意义的呀。你妈是三姐妹中的老大,她出生那年,我们家还很穷,可你外婆硬是凑了钱去集市上买了一株树苗儿,放在这里,看着它长高,我们心里高兴啊,这些都是你们成长的见证,过来,孩子,这是你大阿姨出生时种的,这是她上小学时种的……这可都是你外婆的命根子呀……”外公历经沧桑的眼中噙满了泪水。“外公,那那盆迎春花呢?”“那时你出生时种的呀,傻孩子!”我一时愣住了,随即狂奔出去,躲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哭了一整个下午,待到太阳下山,我回家去时,才发现,焦急的外婆已在门口等了我许久,许久……

那朵迎春花渐渐变得模糊,又是泪眼朦胧,我任凭泪珠滑落,滋润大地,滋润那朵迎春花……

2

小路是窄窄的,杂草是密密的,脚步是紧紧的,心情却是从未有过的舒畅和望眼欲穿的焦急。因为——在蜿蜒的小路和丛生的杂草的尽头,行走着一位我似曾熟悉却又陌生,美丽而缥缈的朋友。她的名字就是‘山泉’——一个平凡却又颇神秘的名字。

中国的泉有几何?相信只要是稍有阅历的人便可以毫不费力的报出几个,号称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西湖十景之一的虎跑泉水,大名如雷贯耳,谁人不知?两年前,我也曾仰仗着盛名,顶着浓洌的秋霜,赶了两小时的车,前去虎跑,一睹这号称是天下第三泉的风采。然而,公交车上一路的期待,一路天真美好的想象,却被事实在秋风萧瑟中吹得支离破碎。泉——的确很美,美得令人陶醉;但它,又怎应属于这里?属于这用水泥和石板搭造的世界?这个世界,太喧闹,太世俗,所有泉的家,都在,也只在青山的更深处。它们的灵魂,只有自然堪容纳。无语,呆呆的望着虎跑泉,却只见其貌,不见其魂。

中国真正的泉又有几何?

而我,竟幸运地打听到了其中的一个。

泉就如我所想象的那样,安然坐落在一座山中。山并不远,就在钱塘江畔。没有任何台阶,也没有什么公园的售票亭,一切都如此原始,迎面吹来的山风,仿佛也带来几千年前的信息。我惊诧于,在繁华的杭州城内,在几乎每个角落都曾被挖土机挖过两遍以上的杭州城内,竟还会有这样一处幸运而又奇迹般的遗存。上山是没有路的,只有拨开足有半人高的杂草,细细地在湿润的泥土上寻找早起的大伯们前去山泉打水的脚印。第一次经历真实意义上的爬山,有乐趣,而更多的,却是艰辛。这位高傲的朋友似乎执意要让人们以长途的艰辛来换取报酬。

近了,近了,我分明听见她的脉搏,匀停而通畅,生命的节律,在大自然中显得如此

3

的鲜明。更近了,我甚至能够听见一对鸟雀在泉边细细的低语,我迫不及待的拨开那最后的一大片杂草,一个分外明净的世界奇迹般在我的眼前展开。你找不到任何一个词藻来形容她,无论将哪一个词冠之于她,都会是对她的一种亵渎,只能说,这真的是一个奇迹,一个天大的奇迹。此刻,我想做的只是蹲下来,用手捧起一湾水,细细品尝,又只恐自己的手,会将它搅浑,于是,也只好这样愣愣地站着,任这一潭的泉水将我的魂魄夺取,任这涓涓细流清澈得让我看到心痛。根本无法去想些什么,也确实用不着去想,单是坐在这儿,让自然的精魂,让自然最强大却也最柔婉的力量,把你碎成轻尘。我,就这样静静的坐着,泉,也就这样静静地涌着,流着,幽寂的山谷,回响着鸟雀扑翅的声音。我不禁自嘲,早已被“现代化”的虎跑,怎值得你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奔去游观?那儿,只是又一个“人造”的泉。人造卫星,人造纤维,好啊,如今又多了一个人造泉!

山泉的流涌,不停的奏出“叮叮咚咚”的音乐,时而像儿童的欢唱,时而像母亲的低吟,“叮叮”……“咚咚”……

我相信,这声音,还会一直这样的响下去,一百年,或许一千年,只是这泉的周围,会再次搭造起又一个水泥和石板的世界。或许,一千年后,也会有一个小女孩,就像我站在虎跑边上一样的站在这里,不停的问,中国真正的泉有几何?

回答她的,还是“叮叮”……“咚咚”……

青胜蓝?

荀子曾经说过一句之后流传千古的名言,叫做: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

而我却一直迷惑:青——何以胜蓝?同为缤纷世界中的色彩,何来高下之分?

似乎老师从小教的,家长从小就硬往我们脑袋里灌输的仅仅是说——青比喻学生,而蓝比喻老师,中心思想是说学生也有可能胜过老师……诸如此类,等等等等。为何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青何以胜蓝?

又似乎,透过汉字,在悠悠的中华历史中,我们还能够捉风见影般的模糊的捕捉到“青”的轮廓,触摸到她曾经在历史中划过的擦痕,留下的足迹。青铜,曾经怎样的见证了中华古文明的鼎盛,青铜文化的灿烂,那个时代都是镀着一层青铜的,那个时代带着独特的青铜的气息;青丝,中国古代以青丝为美,把青丝作为第一审美标准,一头青丝,是多么令人陶醉的美,美得令人窒息,名载史册的皇后卫子夫,相貌并不出众,而凭着一头青丝赢得了汉武帝这位多情帝王长达几十年的宠爱;包青天,这是老百姓对一位的最高赞誉,最高的爱戴,几百几千年来,包青天,就一直是公正,刚直不阿的代名词;青年,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是每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家长的心肝宝贝,最终的希望……无数的例子可以证实,青似乎总被寄予了美好的意愿,难道这都是巧合?至于在古代诗、词、文中出现的青,就更是数不胜数了。隐隐中,我感到,中国的古代似乎有着一种淡淡的对青的景仰,对青的崇拜。

于是,我的脑中渐渐的清晰起来——青何以胜蓝?

是的,青是自然的色彩,仅仅几百年前的地球还全是被这种色彩所覆盖,从未显过单调,也从未显过乏味——这是一个奇迹。大自然的安排总是最明智的,人们试图的改变换来的是令人心悸的沙漠的土黄。而古人们则不然,他们一直怀揣着对自然最真挚的崇拜,对自然发自内心的敬畏之心。他们于是认定,天真而又郑重其事的认定,青是一种神秘,美丽,灵动且值得崇拜的色彩。

5

青,以此胜蓝。

而这种色彩,还能在地球上保留多久,还能在历史上走多久——带着她神秘,美丽,灵动的身影?青,凭借大自然赢得自己的独特地位;而大自然,则凭借青彰显自己无穷的魅力,青与大自然相依相偎,她们似乎与城市的节奏如此不协调,她们带来的是隐士们和竹林七贤洒脱,超逸的气息——他们将自己的生命捏碎在了自然里,他们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了青色中。而现今的我们呢,我们在拼命的将自己孤立开来,我们的翅膀长硬了,可以“不需要”自然了!青色正在渐渐被我们所淡忘,我无法预知是否有这样的一天,有一个小孩脱口而出:“蓝出于青而胜于青”。

青,将以何胜蓝?

天上人间

教徒自豪地说,我们死后可以升入天堂;穆斯林们欣慰地说,真主安拉将给我们公正的末日审判,使我们最终得以进入天园;佛教徒们一脸慈容地说,我们要好好修行,跨入极乐世界;而在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则信誓旦旦地告诉人们,天界有三十六天,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天神、天尊和天帝在那里过着无比幸福的生活……

纵观古今中外,不难发现,几乎每一个地区人们的文化、信仰中,几乎每一种宗教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点——就是天上的那个世界。

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捉摸不定,缥缈而又虚无的世界,但它却又如此真实的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6

这个天上,不同的宗教都对它有着不同的解释,成百上千个宗教,便有成百上千种解释。但是,难道每一个穆斯林心中所谓的“天园”都是相同的吗,我想,不尽然吧。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亿亿万万个人,便有亿亿万万种理解。不同的理解,取决于每一个人不同的境况,遭遇,甚至对于一个人来说,随着境遇的改变,这种理解也会随之而改变。

有无数的科学家可以告诉你,宗教信仰中的天堂并不真实存在,但我却宁愿相信,它的确是存在的,在且只在每个人的心中,不然,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人信奉宗教呢?我们需要这个天上,因为人间太不完美。当我们遭遇挫折或是终于认识到这种现实的残缺后,有人会选择逃避,无处逃避,便逃避到那个幻想中的天堂,他们将人间全然抛弃了,只幻想着可以不做任何努力,便进入那个极乐世界,他们不断地麻痹自己,愤世嫉俗,这就是我们所谓的邪教。既然有人全然抛弃人间,也就自然会有人全然抛弃天上。当然,我认为这样的人极少,他们并不是现实主义者,相反,他们是那类没有思想的人,他们就这么愚昧无知地活在世上,行尸走肉般地活在世上,从未想过现实有什么不好,也懒于去想,他们从来不求上进,他们一向得过且过。不过,更多的人是把天上与人间兼顾的,有人以天上为目标,在人间辛勤工作,行乐行善,他们便是宗教徒们;有人以天上为榜样,尽其所能来改善人间,这正是我们所在做的。每个人境遇不同,认识到的人间的不足也不同,他们将这些不足在自己的天堂中一一改善,再让人间也向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这不也正是天上的积极意义吗?

天堂,带给不同的人全然不同的结局。

天上,期待你新的理解;人间,期待你新的改善。

昨天与明天哪个更多

7

这是一个不错的问题,因为我得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答案。

我曾经拿它去问一个还在读幼儿园小班的女孩。那天放学后,我接她回家。她兴冲冲地,几乎又是蹦,又是跑,又是跳地从校门里边飞出来,直扑进我的怀里,扯着我的衣角,撒娇着要我抱她。我欣然同意了,边走边逗着她玩儿。突然,我想起了那一个问题。于是,我停止了打闹,微笑着问她——昨天与明天哪个更多?她霎时停止了在我怀里的拳打脚踢,侧歪着头,微微皱起眉头,露出略带狐疑的眼神注视着我,仿佛我在那一刹那突然就变成了一个外星人。“不知道,你应该问妈妈。”许久,她才一字一顿地说出这几个字。

这,就是我得到的第一个回答,尽管,这似乎短了些。

不久,我又不耻下问地带着这个问题来到一群男孩中间。他们大概就十几岁的样子吧,踢了一整个下午的足球,正坐在球场边休息,个个都把脸晒得通红通红的。他们边喝水,边大声说笑着。这次,我可没有时间去套近乎了,我走过去,装作不经意地坐在他们中间,等他们都注意到了我之后,我便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这个问题。接着,一片沉寂。我有些害怕我又会得到那种略带狐疑的眼神,值得庆幸的是,过了一会,只过了一会,便有一个男孩一跃而起,笑了笑,说:“这不是很简单吗?昨天多还是明天多,自然要看我到底什么时候才会死喽!”大家都笑了,包括我,有些球员的脸上甚至还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于是,我便拥有了第二个答案,一个如此正确,简单,可爱的答案。但是,我却仍然有些怀疑,这就是正确答案吗?

我去询问我的姐姐,她显然有些不屑一顾,“这年头,这种玄乎的问题满天都是,总有人连自己都不知道答案,就喜欢去问别人借以炫耀自己,要么就是那种极其无聊的脑筋急转弯,你辛辛苦苦想了个答案,换来的还是别人那一句‘耶,你错了,应该是……’,再给

8

你一个荒唐透顶的解释,还自以为绝妙,你也别拿这种问题来唬我了,浪费我的时间。”

这恐怕是我至今为止得到的最长的答案了,真没想到它竟然是从一个最不想回答的人嘴里掏出来的,真不容易!

我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去请教妈妈,妈妈脱口而出:“当然是明天多了,昨天是过去,明天才是希望;昨天都做过了,明天才是无限的可能;我们无法改变昨天,只能改变明天,即使我后天就要死,那一个明天也比我过过的无数个昨天更多,懂了吗?要从内涵的角度去理解这两个词,语文就是这样的,意象,意象,还是意象……”

“一样多了啦,都是两个字!”

“昨天更多,因为我们的回忆,收获都在昨天……”

“我想——是一样多吧,它们都是最宝贵,最无价的时间啊!”

……

我突然想起这个问题——是昨天更多呢还是明天更多?我拿它来问您,周老师,虽然我想,我已经拥有一个不是答案的答案。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