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在消化内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华佗养生网
2014年11月 反馈的信息科教科及时修订实习方案,护理部再下达至各科室,科 室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对教学方案进行修正,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 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追踪式护理教学管理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 义:①医院各部门逐层实现对实习护生的管理,护生再将学习结果 向上反馈,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并改正。这种模式分工明确,出 了问题可以直接落实责任人及时解决,避免因问题得不到发现而 影响实习效果。②医院将知识传授给护生,护生将实习效果反馈给 医院,加强了教学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共同进步。经过长期的 教学与反馈,护生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带教老师也改进了带 教方法,自身也得到了提高。③这种教学方式各个环节责任明确, 考核机制严密,增加了护生的学习压力,充分调动了护生学习的积 极主动性。通过本研究结果也可看出,接受这种教学管理的护生在 理论基础同样的条件下接受相同周期的实习,其出科考核成绩明 显高于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护生。 追踪方法学用于医院评审是一种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评价方 81 法[41,本院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护生临床教学中,以护生为中心。重点 考察围绕提高护生临床实习质量这个共同目标的各责任环节之间 的协同工作情况。这种追踪管理方法充分调动了护生的学习积极 性和主动性,使护生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成绩,实现了护生向护理岗 位的平稳过渡,同时医院各相关部门也实现了协同合作,值得在护 理教学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示踪方法:如何能帮助你提高质量『J1.保健基准质量提高,2004,l1 (6):61—63. 【2】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联合委员会国际医院评审标准[M】.美 国,第四版,2010. [3]董军,刘亚平,周亚春.追踪方法学在医院评审中护理管理的策划 及实例分析『JJ.中国医院,2012,16(3):11-14. [4]张幸国,刘庭芳,杨泉森,等.追踪方法学在医院评价及质量持续 改进中的应用lJI.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11,27(9):691—694. PBL教学模式在消化内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武桂琴 樊超强 张志梅 关键词:消化内镜技术;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4)32—0081—02 消化内镜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医疗手段,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 题,做到心中有数,在实践中解决问题,避免以前错误的操作,在锻 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快捷、无创、直观等优点,深受广大 炼中提升自身技能。医师和患者的欢迎[1-2]。消化内镜技术教学具有内容繁多、概念抽 象、实践性强等特点,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很难让 学员全面掌握教学内容,为了更有效率的提高学员的消化内镜技 术,本研究提出来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即基于问题学习 1_3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分别评价两组学员的理论考试成绩、疾病治 疗成功率、诊断准确率、操作次数、每次操作完成时间、操作规范 性。其中操作规范性按照100分制,每次操作完后由带教老师评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软件数据包进行统计分析,两组学 (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该教学模式具有思想新颖、实 生的操作次数、每次操作完成时间、操作规范性之间的差异采 两组学生疾病治疗成功率、诊断准确率的比较 践性强、探索性强、师生互动活跃等优势,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 用样本t检验,我们旨在探究PBL教学模式在消化内镜治疗教学中的效果,为消 采用x:检验,当P<O.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化内镜教学提供~定的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2.I两组学员的理论考试成绩、疾病治疗成功率、诊断准确率比较 1.1教学对象:入选在2005年5月~2011年5月期间我消化内镜治 分析:研究组学员的理论考试成绩、疾病治疗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 疗中心学习消化内镜技术的学员84位,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2 均较对照组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尸<0.05),详见表1。 位,其中对照组男性31人、女性11例,年龄在27~43岁、平均年龄 表1两组学员的理论考试成绩、疾病治疗成功率、诊断准确率比较分析 (30.8 ̄2.6)岁,文化程度分布:大学学历21人,硕士学历14人,博士 学历7人;单位分布:二甲医院16人,三甲医院26人。研究组男性 34人、女性8例,年龄在25~42岁、平均年龄(30.3 ̄2.4)岁,文化程 度分布:大学学历22人,硕士学历15人,博士学历5人;单位分布: 注:与对照组相比,R0.05。 二甲医院18人,三甲医院24人。两组学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 以及单位情况等一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O.05)。 2.2两组学员的操作熟练程度分析:两组学员在常规胃镜、常规肠 1.2教学方法:对照组予以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具体 镜、内镜下良性肿瘤切除以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操作方面,两组学员 实施措施为老师带教方式,对基本理论和操作进行讲解和示范,学 的操作次数、每次操作完成时间和操作规范性均具有统计学 0.05 o 生采取听、看、模仿的方式进行反复训练。而研究组则采用以问题 差异(表2两组学员的常规胃镜操作熟练程度分析 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进入内镜治疗中心之前,教师鼓励学员采用 各种学习工具,比如教材、参考书、学习软件、互联网等,以初步了 解消化内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同时还得掌握各项内镜诊疗的适 应证和禁忌证;入室后首先实地学习各操作按钮和附件的使用方 法,带教老师边操作示范边讲解各项操作之前的准备工作、内镜的 清洗和维护以及各项操作的关键步骤。待学员对基本理论和基本 注:与对照组相比, 0.05。 操作掌握后,尽可能让他们亲身体验,冈0开始可以作为带教老师的 表3两组学员的常规肠镜操作熟练程度分析 助手,之后逐渐过渡到自己操作,教师在旁监督和指导。学员在每 次操作之前均带着问题入室,比如该患者是否符合内镜治疗要求? 有无禁忌症?如何选择内镜治疗方式?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等问 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消化科(4ol120) 重庆市新桥医院消化科(400037) 2014年8月9日收稿 82 注:与对照组相比,.P<O.05。 表4两组学员的内镜下良性肿瘤切除操作熟练程度分析 内蒙古中医药 本研究探究了PBL教学模式在消化内镜技能教学中的效果, 结果发现,该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学员的理论考试成绩、疾病治 疗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同时可以明显改善各种内镜常规操作技 注:与对照组相比,IP<0.05。 3讨论 能,增多了操作次数,缩短了每次操作完成的时间,更为重要的 是明显提高了操作规范性,对消化内镜教学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 发现,PBL教学模式在消化内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关键是带教老师 问题的设置,好的问题可以发挥更好的教学效应,这便对带教老师 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让学员严格掌握消化内镜的 适应证与禁忌症以及消化系统的解剖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消化内镜是医学诊疗上的性进展之一,为消化系统疾病 的诊疗带来快捷、准确性和直观性,随着现代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 发展以及诊疗观念的转变,对消化内镜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 而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操作性,如何高效的培养内镜技术人才一直 是热点问题之一 。在1969年,加拿大学者首先将PBL弓l入医学教 育,目前全世界已有1700余所医学院校采用了PBL教学模式,大 力推进了医学教育的发展 。所谓PBL教学模式便是以问题为基 础的教学方法,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提倡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创造 性思维,其课程设置的主要元素便是问题,而不是仅仅围绕专业课 程程序性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6-71。在消化内镜教学过 程中,带教老师仅发挥引导作用,及时纠正学员的错误的或者不规 范的操作,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自己寻找答案,对不懂的 鼓励学员提出问题,老师予以启发性回答,课后可以让学员针对实 际操作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之后与同学或老师进行讨论。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临床思维 能力,提高交流、沟通与协作能力,从而全方位的提升学员的临床 综合素质 。 [1】胡辂,陈东风.内镜规范化教学的I临床实践[J1_现代医药卫生, 2005.21(7):890. 【2】王静,黄穗平.消化内镜规范化教学的临床实践 医学教育探 索,2009,8(2):186—188. [3]杨敏,陈东风.提高消化内镜医师操作技能的方法与实践[J1.局解 手术学杂志,2008,17(2):116. [4】齐殿君,欧凤荣.对I播床学科PBL病例有效性评估的研究【J1.中国 高等医学教育,2008(12):11—13. 【5J刘明媛,管阳太,徐盛明,等.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的实践 【J].医院管理杂志,2009,16(10):986-987. 【6]张静,丁士刚.PBL教学法在八年制临床医学生消化科见习中的 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25—26. 【7】于中麟.消化内镜医师的培养进修教育的思考『J1.中华消化内镜 杂志,2005,22:295. 【8]Gerson,Van Dam J.Technology review:the use of simulators for training in GI endoscopy ̄].Gastrointest Endosc,2004,60:992—1001. 关于妇产科学教学模式的新思路 马俊旗 王烨 通讯作者:李琳琳 摘要:妇产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实践技 能。本文拟从妇产科学课程自身特点出发,探讨如何通过运用传统与现代手法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将医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 地相结合,从而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 关键词:妇产科学;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4)32—0082—02 Diversiied fTeaching Mode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MA Jun-qi WANG Ye LI Lin-lin (1.Center outpatient of gynecological reproducti,m progesterone of first Afilfiated Hospital in Xi ̄iang Medical University 2.Basic medicine college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No393,Xinyi Road,Urumqi,8300l1) Abstract:Obstetics and Gynecolrogy is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ubject.Students are acquired to get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he appropri— ate practical skills at the same time.This article intends to depa ̄from the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rogram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and to explore how diversiied teachifng mode which is throuIgh the use of a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techniques,and a organical combina— tion of the medica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knowledge can ultimately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words: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diversiied tfeaching model;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妇产科学是一门理论性、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因 元化教学方法、认真组织好教学内容、分配好课堂各角色(教师和 此,教学中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1,目前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仍 很难脱开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既厌倦接受,又缺乏主动性, 同时,由于妇产科检查在病人身体上操作的特殊性,许多患者不愿 合作[21,制约了学生理论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采用传统与现代 手法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紧密联系理论和实践,才能最终提 高教学效果。本文拟从妇产科学课程自身特点出发,构建高效的教 学模式,以求提高教学效果。 1构建合理的授课模块 学生都安排进来)、控制好互动节奏。 如在教学中将临床常见的妇产科病作为案例,建立学习模块, 围绕每个模块设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如充分 利用多媒体资源,呈现重点难点等。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围绕学习 模块查阅资料,并鼓励学生上互联网查询最新的相关妇产科学信 息,课堂开展讨论,学生和教师一起分析病人的临床特点,最后提 出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意见。 2合理运用授课模块 专业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以提高课堂效果为目的, 与医学临床的其他学科一样,妇产科学也是按疾病分类讲授 确定引导策略,构建合理的授课模块,写好讲课“剧本”,即运用多 流行病学特点、发病诱因、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 医科大学一附院妇科生殖助孕中心门诊(83001 1) 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830011) 2014年8月22日收稿 治疗策略以及预后、预防措施,但是妇产科疾病患者机体的机能及 形态学变化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因此对妇产科疾病的认识有赖于 对生殖生理及妊娠生理知识的透彻理解。比如学习多囊卵巢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