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养生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5-2016下学期樟木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2015-2016下学期樟木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来源:华佗养生网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_四_年级_下册_语文学_科教学计划

执教:阳竞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认真,爱好读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能进行课外拓展学习。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兴趣,也有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怕苦怕累,敷衍塞责,懒惰成性,基本靠老师和家长守着学习,再说家庭教育环境也较差,家长文化不高,没有教育经验甚至不太负责任,离婚不管孩子的,本学期对这类学生只能采取帮扶办法,不断转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来看,有些学生对基础性的东西掌握的不够好,特别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欠缺。这也成为本学期教学的需侧重的一方面。

二、总的目标要求:

1、认识190个字,会写200个字。

2、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字典,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默读,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练习复述课文。 6、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7、能用普通话交谈,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1

9、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的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10、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从生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民族自豪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全册重难点:

本册教材继续指导学生学会把握文章的重点语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1、认识190个字,会写200个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练习复述课文。 4、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5、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从生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民族自豪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难点:

1、能用普通话交谈,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的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

四、课时安排:

周 次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第一周 2月25日——29日 1课 —— 3课 9课时 第二周 3月3日——7日 4 第三周 10日—— 14日 第四周 17日—— 21日 第五周 24日 —— 28日 第六周 31日——4月4日 13 第七周 7日—— 11日 第八周 14日—— 18日 第九周 2 1日—— 25日 第十周 28日——5月2日 第十一周 5日—— 9日 第十二周 12日—— 16日 第十三周 19日—— 23日 第十四周 26日—— 30日 第十五周 6月2日——6日 第十六周 9日—— 13日 第十七周 16日—— 20日 第十八周 23日— 27日 第十九周 30日——7月4日

课 —— 5课 6课 —— 8课 百花园二——10课 9 11课——百花园三 9课 —— 14课 61 5课——百花园四 917课 —— 19课 9 复 习 期中考试五一假 420课 —— 21课 22课 —— 24课 8百花园六——25课 926课 —— 28課 百花園七——29课 8 30课 —— 32課 7 百花園八 期末复习 期末习 考 试 9课时 8课时 课时 课时 課時 课时 课时 9课时 課時 9课时 课时 课时 9课时课时课时 9课时 9课时 6課時 3

五、各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及具体措施

单元 周次 节次 教学内容 1、《种子》 2、《只拣儿童多处行》 第一1︱ 单元 3周 14 3、《钓鱼》 4、《爷爷的芦笛》 语文百花园一 5、《古诗三首》 6、《桂林山水》 第二4︱ 单元 5周 14 7、《走进丽江》 8、《五彩池》 语文百花园二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景物兴趣,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讲理解课文内“描写景物”为主,容,引导学生感受作共同的主题是通过描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写祖国河山的神奇而练结合,指导学壮丽,表达了作者热爱生学会写观察日记 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山水之秀,语言之美。 本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每课生字,并能组词,还能熟练应用。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儿童生活”为主题,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做事、做人的道理”为训练重点 教学措施 带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亲身体会,亲自动手,热爱生活 4

9、《卫星比武》 10、《巴斯德征服狂术病》 第三6︱ 单元 7周 14 11、《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12、《绿色记事本》 语文百花园三 13、《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14、《陈嘉庚办学》 第四8︱ 单元 10周 14 15、《舞动的北京》 16、《大使馆妈妈》 语文百花园四 期中考试 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 2、掌握默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3、了解人物特点及表达方法。 文体裁多样,有文艺性的说明文,有故事,有调查报告等。它们所讲述的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还有的是学生身边的事情。无论是文章内容还是写作方法,都给学生很大的启发。 从实际出发,培养孩子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好习惯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科学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道理。 1.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每课生字,并能组词,还能熟练应用。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享受美文朗读。 4、了解生物特点,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爱国”为主题,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学习专题。单元导语情感浓烈,情境图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引导学生带着爱国热情去学习后面的课文 讲练结合,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大自然的美 5

17、 《莲叶青青》 18、《萧山杨梅》 第五11︱ 单元 12周 14 19、《地震中的父子》 20、《母亲的呼唤》 语文百花园五 1.理解课文内容 教会学生默读的以“爱”为主题。这方法,2.认识每课生字,并能组词,还能熟练应用。 从而养成自学几篇课文感情真挚,要的好习惯深刻体会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人世间美好的真情。 的朗读。感受课文所表现并赞美的父爱、母爱、师爱、亲邻间的爱,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 1.理解课文内容 21、《爬山》 2.认识每课生字,并能组词,还能熟练应用。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2、《语言的4.通过让学生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初步培养质疑能力,学科学,魅力》 爱科学,用科学。 第六12︱ 单元 14周 23、《寓言两14 则》 24、《米芾学书》 语文百花园六 重在说理,都是把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寓于具体事例之中,启迪学生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的感染,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培养孩子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好习惯教育学生要懂得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有不断探索追求的梦想。 6

25《鸟的天堂》 26、《鲸》 15︱ 第七16单单元 元 14 27、《麋鹿》 28、《小狮子爱尔莎》 语文百花园七 30、《孔子学琴》 31、《端午节的来历》 第八17︱ 单元 18周 14 32、《西门豹》 33、《汤姆索亚历险记》 语文百花园八 1.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每课生字,并能组词,还能熟练应用。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通过学习,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达思想感情。 了解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这一专题来安排学习内容,整个单元围绕动物组织材料,加强了语文百花园的学习内容和课文的联系,意在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引导学生进入有趣的动物世界,主动阅读,积极探究。 把爱国主义渗透到教学中,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从实际出发。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意思。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达思想情感所起的作用。 1.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每课生字,并能组词,还能熟练应用。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懂得传说故事,了解中华民族厚重文化。 “中外传统文化”为专题,故事性强,生动有趣,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围绕课文的主要情节,每篇课文均编排有一至两幅生动形象的插图,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通过学习,教育学生要有面对丑恶的现象敢于揭发,保护弱小的好品质。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