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养生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塞尔指数的环境税税率差异化与税负公平性分析——以华北、华

基于塞尔指数的环境税税率差异化与税负公平性分析——以华北、华

来源:华佗养生网
企业导报2014年第11期 基于塞尔指数的环境税税率差异化 与税负公平性分析 以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地区PM2.5空气质量指数为研究对象 口徐璐毛文彦张玮洁 (暨南大学) 摘要:本文在提出分区PM2.5指数和塞尔指数的概念及其一阶分解方法的基础上,将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四个地区的 PM2.5空气质量指数差异进行分解,结合四区第二产业的产值及其地理、环境等综合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四个区域差异大,考虑 公平性原则,同时为达到减排的效果,环境税分区税率差异化势在必行;单从税率设定而言,华北地区污染重,环境税税率应最高, 西北其次,华东再次,华南地区税率最低,特殊情况具体分析。最后,本文预测了我国环境税分区差异化设定后达到的效果。 关键词:塞尔指数;PM2.5空气质量指数;税率差异化;公平性 一、研究背景 达到的效果和潜在影响。 (四)现实情况。在我国,理想的税收应该是既能满足 定合理的环境税税率,出发点应当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改 近年来,大气污染和环境质量已然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 尤其是在我国北方一些大城市,出现了连续多日空气污染情况 国家的财政收入需要,又不对社会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制 超过警戒值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担忧。 (一)PM2.5指数。2012年2月,同意发布新修订的 善,生产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并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国家 娇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2013年2月28 整体财力的可能,以及纳税企业的纳税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称PM2.5拟正式命名为“细 确定一个适度合理的总体税收负担水平。同时,环境税税率政 颗粒物”。随着国家和社会各界对PM2.5空气质量指数的关注 策的制定,要有利于平等竞争环境的形成,有利于产业结构的 度上升,一些主要城市也陆续开始检测并公布PM2.5指数,增 优化,有利于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公平竞争和发 强企业和个人对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二)环境税现状。环境税(Environmental Taxation),也有人 称之为生态税(Ecological Taxation)、绿色税(Green Tax),它是 展,就必须要坚持公平税负的原则。 二、研究区域 (一)区域环境概况。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 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 不尽相同,当地居民对于社会公品与服务的需求程度也不 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部 同。为实现社会税收再分配公平,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区域空气 分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O年代就开征环境税,如二氧化硫 状况的税收比率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华南、华东、华北、西北四 税、水污染税、噪声税、固体废物税和垃圾税等。2011年l2月, 我国财政部亦同意适时开征环境税。 然而,是否能在较短时间内,依靠环境税的征收缓解大气 各地环境质量差异较大,尤其是在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地区, 异化税率,必将成为大势所趋。 个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不同、地形地貌环境不同而导致的空气质 量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从地理上看,华北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性气候 要由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构成。在封闭的山谷盆地中,因四周 地形以丘陵、盆地、平原为主,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和温带 污染问题,还有很大的难度。由于我国各区域长期发展不均衡, 为主,四季分明,冬季盛行西北风;地形三面环山,复杂多样,主 地理环境、经济结构和均有很大差异,分区实行环境税差 群山屏障的影响,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华东和华南地区 (三)塞尔指数。塞尔指数作为衡量相对差距的主要指标之 季风气候,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高温高湿的环境同样 一,其突出特点是可以分解为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从而便于 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而西北地区距海遥远,再加上地形对湿润 考察和揭示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各自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 气流的阻挡,仅东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其他区域为温带 以及各自在总差异中的重要性及其影响。鉴于此,本文在进行 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 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四区环境税税率差异化分析时,提出了 衡量PM2.5空气质量指数区域差异的塞尔指数,并以此为基础 分析了各地实行差异化税率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并在并提出了 由于气候干旱,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 (二)区域经济概况。从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华北地区是我 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长期保持较高的速度。特 四区环境税税率设定的建议,预测了环境税差异化税率实施后 别地,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长期以来,已经 基金项目:南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100. 基于塞尔指数的环境税税率差异化与税负公平性分析 形成了能源、钢铁、机械和化工等产业为支柱的完整工业体系。 其可以分解为相互的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而被广泛用于 其中,煤炭的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首位,是华北区域经济发展 衡量经济发展相对差距。塞尔指数T的计算公式为: 的主要动力之一。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尤其是长 三角地区,致力于发展第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发展速 度一直高于全国平均值。近年来,华南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取得  ̄YiL T= 。 ) i 1 、‘1 (1)式中,n为区域的个数,yi为i地区的GDP占全部地区 了快速的发展,它是我国南部沿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 GDP的份额,pi为i地区的人口数占人口总数的份额。塞尔指 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总体而言,以传统重工业 数越大,就表示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大。 为经济支柱的华北地区污染物排放较大,以轻工业和第三产业 类似的,我们将定义环境污染指标PM2.5分布的塞尔指 为经济支柱的华东、华南地区相对排放较少。而西北地区则主 数。首先,我们将环境税理解为不同区域创造第二产业方面经 要承接了华北地区相关重石化工业的转移。 (三)当前环境问题。从当前环境状况来看,当前华北地区 面临的最重要的环境危机,当属大气污染。冬春季节严重的沙 尘暴和雾霾天气,严重威胁了该区域人们的健康状况和人居环 境。从全国空气污染指数、PM2.5等指标来看,华北地区的空气 质量都远低于华东、华南和其它区域同期数据。根据环境保护 部发布的2013年空气质量状况报告来看,华北地区空气质量 达标天数仅为37%,重度污染天数为16.4%,严重污染天数为 8.4%;相比较来看,华东和华南地区重度污染天数仅为0.9%和 0.4%,且没有严重污染记录。华东和华南地区虽濒临海洋,海洋 的湿气凝结成雨,下雨则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空气,使得环境 空气质量明显优于华北地区。但是,经济的发展、化石能源的燃 烧、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等也使得两个地区的雾霾现象越来越 严重。而西北地区的环境在长期历史演变中出现种种问题,如 干旱缺水、河湖干涸、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等,再加上因华北 地区第二产业转移带来的空气质量问题,实施环境税污染 物的排放迫在眉睫。 (四)样本城市选择。综合以上各点,我们首先筛选出华南、 华东、华北三区所辖的有PM2.5值监测的城市 并在各区域中将这些城市按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罗列,从高 至低进行排序(统计局官方GDP数据)在各区域中按经济高低 划分为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和中下水平城市三档,从每个地区 的各档城市中各挑选头两个城市作为样本。由于西北地区空气 监测平台匮乏,获取PM2.5数据难度大,且西北地区经济发展 水平普遍偏低,故只挑选西北5个省会城市作为样本。 区域 华南地区 华东地区 华北地区 西北地区 中心城市 广州、深圳 上海、苏州 北京、天津 中等城市 东莞、昆明 青岛、宁波 保定、承德 乌鲁木齐、银川、 兰州、西宁、陕西 中下城市 海口、珠海 厦门、连云港 廊坊、秦皇岛 三、研究方法 (一)塞尔指数。研究过程中,我们运用经济学科中研究区 域差异问题的探讨方法,如塞尔指数、方差、调整极差、基尼系 数等方法,特别是塞尔指数,研究不同地区资源配置公平的问 题,从而探讨税收在再分配中该如何合理配置资源。 塞尔指数又称塞尔熵,最早是由塞尔(Theil)等人在t967 年首先提出,最早用于研究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以塞尔指数 表示的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总水平等于各个国家收入份额与 人口份额之比的对数的加权总和,权数为各国的收入份额。因 济产值而对环境造成伤害所应负担的代价,以此建立起第二产 业GDP和环境税、环境税和PM2.5之间的联系。我们不仅期望 测度同一区域内环境污染的不平等程度,而且期望了解区域之 间环境污染的不平等程度,分析它们与区域经济的联系。显然, 这通过计算单个基尼系数是办不到的,这也是我们需要引入塞 尔指数的原因。 根据以上分析,以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北为 基本区域单元,则表示四区域之间总体差异的Theil系数计算 如下: T= 。;争Log( ) 式中,Pij代表第i区域第J城市的GDP;P代表所列城市的 总GDP:Yij代表第i区域第j城市的PM2.5;Y代表所列城市 的总PM2.5值。 如果定义第i区域的区际差异为: ∑Yi Log( ) 则公式(1)中的Theil指数可被分解为: Tr,i+ Log( ) =∑ T 。+T TwR+TRR 上式中,Yi代表第i区域的总PM2.5,Pi代表第i区域的总 GDP TRR表示区域间的差异,TWR表示区域内部的差异。 四、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四大区域PM2.5浓度差异性实 证研究 (一)大区域PM2.5值差异分解分析。引用塞尔指数的分解 公式,我们分别求出了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区域间及区域内 PM2.5浓度的塞尔指数及塞尔指数贡献率,数据见表1、图1 表1 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区域间、区域内PM2.5值分解 塞尔指数及贡献率 区域 区域间差异 区域间贡献率 区域内差异 区域内贡献率 华北地区 0.06340 77.43% 0.06318 53.79% 华东地区 一0.05650 -69.01% 0.02701 22.99% 华南地区 -0.03439 -42.00% O.O2163 18.41% 西北地区 0.10937 l33.57% 0.00564 4.80% 合计 O.O8188 O.11746 ・10卜 企业导报2014年第11期 面,根据污染程度的差异化,对不同地区的投入必定要有所差 异。 n■lIII'd●^ O 25 r, 、 一 一一 ,一,一一一~一 ,… ,一 一,一 , l ;\  图1 0,11501 分析图表l可知,各区域间及区域内的塞尔系数各不相同 且差距较大,这反映出各区域间区域内的PM2.5值差异大,相 \ / \ 。\  , 。o。/ 。 / 应造成的污染程度就有所差异。区域间差异最大的是西北地 区,因为西北地区的GDP仅占四个地区的8.76%(最小).而 PM2.5排放占24.5%(第二),而且投入产出比不高,造成公式分 子较大,分母较小。而区域内差距,华北地区的塞尔指数是最高 的,因为华北地区的FM2.5值排放量最大,但其第二产业的产 值又相对较小,投入产出比不高,同样造成公式分子较大,分母 较小。相对而言,华东、华南地区的塞尔指数值较低。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西北地区区域间贡献率最 大,由此说明西北区域相对另三个区域来说,其经济发展所造 成的环境污染影响正在进一步扩大。假设不考虑各区域历史环 境问题,即在同样的环境因素下,每一单位的第二产业的GDP 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西北的贡献较大,因此,这一区域所负担的 环境税也应提高。而华北地区区域内差距较大,因此该区域内 部环境税要有所区分。 而华东、华南区域间差异为负数,是因为与华北、西北地区 相比较,两区域第二产业GDP值较大,分别达到23384亿和 15179亿,近似于占了40%和26%。于此同时,两区域的PM2.5 分别占23% ̄U 16%,所以代入LOG函数后因为二者之Lgd,于 1,才产生了负数。但这并不能说明华东、华南环境污染不严重。 此外,这两区域的区域内贡献率均较大,因此区域内部也要有 所区分。 (二)四大区域PM2.5值总体差异分析。利用塞尔指数的分 解公式,我们将区间区内塞尔指数相加得出华北、华东、 华南、西北地区总体差异的塞尔指数,详见表2、图2. 表2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四区PM2.5总体差异塞尔指数 区域 Thei1 Index 华北地区 0.12658 华东地区 一0.02949 华南地区 -0.01276 西北地区 0.1l5O1 合计 0.19934 分析图表2可知,华北地区的塞尔指数最高,其次是西北 地区,华东地区的塞尔指数值最低,到达负值,华南地区的塞尔 指数也偏低,这反映出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四区空气污染程 度差距大。华北地区PM2.5值最高,污染程度与华东华南地区 相较严重得多,这与现实情况也是相符的。虽然华北地区PM2. 5值最高,但第二产业产值并不是三个区域里最高的,在产出效 益方面,华北地区又需要做出调整。因此,若考虑到环境治理层 ・lO2・ 华北l魅嚣 毕蓐! 毕南地区 疆北地廛 图2 五、税率差异化与税负公平性分析和影响 (一)区域税率差异化。针对近年来大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的现状,开征环境税,利用法律规范来控制环境污染,已被认为 是改善这一状况的有效措施。由于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存在显著 的地区差异,其中以华北地区空气污染尤为严重,因此,我们提 出了开征环境税的预测,并基于华北、西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环 境污染现状及PM2.5差异塞尔指数分析,提出分区制定差异化 税率的设想。 环境税税率的制定,必须体现各区域自然环境、产业分布 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差异,即华北地区税率最高,西北地区次之, 华东和华南地区相对较低,四个地区税率呈阶梯递减。 由“拉弗曲线”我们可以知道,税收收入会随着税率的提高 呈现“倒u型”结构。因此,环境税税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 低。税率过高会影响经济发展,增加企业的负担;税率过低则不 利于税收功能的有效发挥。其中,针对西北地区的税率制 定,尤其应该体现这一原则。西北地区历来经济发展水平相对 落后,长期以来,国家都把扶持西部地区发展作为主要的战略, 并在该区域投资、税收和企业发展方面给予众多的优惠, 减税也是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即使在未来开征环境税,考虑 到西北地区客观条件的特殊性,在环境税的制定上也应当给予 一定的优惠,如降低税率、计税时扣除一定比例的税额;等等。 同时,在制定环境税时,实行以PM2.5排放量为标准的累 进税率,设置多级累进税率,对污染较高的企业加重税率,污染 较少的企业减轻负担,以体现公平效率原则。此外,我们需要强 调,环境税是基于不同区域第二产业产值对环境造成伤害所应 负担,而征收的环境税也主要用于整治该城市的空气污染,所 以环境税真正体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二)潜在影响。环境税的作用并非在于增加收入,打 压污染企业的发展;而是在于弥补市场失灵,刺激企业减排,促 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也考虑到在开征环境税之后,企业的税负加重,可能 会使企业减缓生产,对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 看,征收环境税可以激励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良生产技 术提高经济效益,在减少排放的同时保证经济产值。 在制定区域差异税率的同时,对于区域内污染较少的企 基于塞尔指数的环境税税率差异化与税负公平性分析 业,应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使环境税的征收更加公平。比如, 主导产业不同造成的,应当在区域内部也体现税率的差异化, 能导致部分城市为了保护本地企业,虚报PM2.5指数,以达到 另外,我们所采用的主要城市GDP数据,只局限于第二产 华北地区的区域内排放差异较大,是由于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和 避税的目的。 保证企业税负相对公平。在实际征收环境税时,排放较少的企 业产值,这是考虑到第二产业是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 业可以凭企业环境评估报告到地税局申请环境税优惠税率及 当然,PM2.5的来源很多,其他产业和居民日常生活也会排放, 退税,相关资金从该市环境税收收入中提取,从而促进企业良 我们此次的调查数据并没有涉及这些方面。随着我国部分城市 性发展。 逐步公开PM2.5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完善监测机制,这一情况 所以,如果企业顺应市场、顺应科学发展、贯彻节能减排, 征收环境税不会对企业造成很大负担,而会使企业的产值与环 保工作良性发展。 限性。 将会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素贞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都610031)2009年第 (三)局限性。在我们目前的研究报告,也存在着一定的局 …1经济研究导刊:《四川省区域发展差距的赛尔指数分析》,刘 首先,我们研究的PM2.5空气质量指数,是一个较新的指 24期总第62期) 标。我国从2013年开始才有官方的检测数据,且目前发布 【2】中国证券报:《环境税预期升温环境治理再引关注》,魏静 PM2.5的城市仍然很少,主要都是各省的部分大城市。 2013年11月6日 其次,现在公布的PM2.5数据仍然存在着很大争议,监测 【3]《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 标准也不统一,受到了许多质疑。据报道,有些城市把检测 析》,张、(美)克鲁克斯,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PM2.5的基站设置在城市中环境较好、离污染源相对很远的地 【4】《环境保护部发布1O月份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 方,以对外隐瞒大气污染的实际状况。若现在开征环境税,则可 况》,2013年1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上接第84页) 生产,该车辆可用5年,期满无净残值,投产后每年可获净利润 分别为:14万元、12万元、11万元、9万元、6万元。 总结:从案例可知,使用净现值指标与净现值率指标对互 斥方案进行评价时之所以会得出相悖的结论,主要是因为净现 乙方案:建造厂房,扩大生产规模,需投资200万元,建设 值指标是绝对数指标,反映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而净现值率指 期1年,资金在建设起点~次投入,准备经营10年。预计投产 标是相对数指标,反映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率。当互斥方案的初始 后每年可获净利润25万元。 投资不同时,初始投资较大的方案获得较多净现值的可能性要 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投资效率就高。相反,由于净现值流程指 通过公式计算,可以得出数据如下表所示: 甲方案 乙方案 投资额 5O万 200万 净现值 28.69万 51.37万 净现值率 57_38% 25.68% 标以现金流出量的现值作为分母,这很不利于初始投资数额较 大的投资方案。也就是说,净现值率指标比较偏向于初始投资较 小的投资方案。 如表所示,从净现值指标出发,乙方案的净现值51.37万大 因此,对不同行业企业、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投资决策绩 于甲方案的净现值28.69万,应该选择乙方案;若从净现值率指 效进行评价时,由于各个指标对不同行业企业、同一行业不同 标出发,甲方案净现值率57.38%大于乙方案的净现值率 企业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分析者不能用一套指标体系评价所有 25.68%,应选择甲方案。利用两个指标分析,出现了不同的决策 的企业,而要根据具体的企业、行业特点,根据分析者想要得到 结果。 -的指标不同、目的不同,结合不同的方法来选择分析。 ”+・・+・・——卜・ ̄-ae-“—卜“—+-n-+-・・-4--・・+-+”+w—-卜・・—卜”—-一一—+-”十一+“+・・+-+ +一+・・+(上接第99页) 民企劳资冲突保持在适度的良性发展的水平,从而不断推动民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企保持持续发展的活力。 参考文献: -【2】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对浙江等四省民营企业 调查问卷数据库。2013 +”+”—— 一”-+-..-ae-・・ (上接第98页) 参考文献: 【2]钱才云城市传统街巷空间更新研究一《合肥工业大学硕士 [1】城市生态学视野下西安明城墙周边公共空间环境剖析王玛 论文》一2004—04—18 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2010 ・+・・+”+・・+・・+・-+”+”+”+“+・・+ (上接第97页) 务管理决策团队素质等方式提高财务管理决策的有用性;(2) [1】A.Dixit and R.Pindyck.1 994,{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 通过改善控制环境,建立风险评估系统,优化内部控制活动,促 t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13—18. 进信息与沟通和建立监督机制等途径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2】A.Dixit and R.Pindyck.1 994,((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 参考文献: yt},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13—18. ・1O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