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诗歌皆是诗人精血凝聚的结晶。好的诗歌需要诗人具备灵敏的感知能力,杨巨源说:“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心思细腻,捕捉细微变化;好的诗歌需要诗人苦.修勤练,释归仁说:“日日为诗苦,谁论春与秋”,呕心lì血,锤liàn玲珑诗句;好的诗歌更需要时间来成全,李汝珍说:“消磨了三十多年层层心血”,执着追求,方能承载岁.月流转。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bǔ zǎi
B.bǔ zài
C.pǔ zài
D.pǔ zǎi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lì( )血 锤liàn( )
二、情景默写 2.古诗文默写。 古代文人们描绘着相同的风景,却表达着不同的感情。同样是雪景,“ ,天与云与山与水, ”(张岱《湖心亭看雪》),清冷的雪景衬托出遗世、卓然不群的情趣;“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苦寒之中的飞雪却幻化出温润的春境;同样是夜晚,苏轼眼前的月亮,带走的是对远方亲朋“ ,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美好祝福;而王湾却由“ ,(《次北固山下》)领悟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三、名著阅读
3.《水浒传》中有许多关系到人物命运的事物,如刀、酒、钱等。请参照示例,从下列三组关系中任选一组,结合相关情节,分析该事物和人物的关系。 A.鲁达和酒 B.林冲和风雪 C.宋江和钱 示例:杨志和刀
迫于生计,杨志准备出卖祖传宝刀,却因误杀泼皮牛二,被收监流放,宝刀也因此被没入官库。因为一把“刀”,杨志的人生几经周折,丢失生辰纲后,他被逼上梁山。杨志出身名将之后,武艺高强,但最终无用武之地。这把祖传宝刀既影响了杨志的命运,也是
试卷第1页,共8页
杨志一生的写照。
四、选择题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精神的丰富包括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要运用你的感受能力去体验世界的美和人生的意义,那样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生活。 ①一个是智力生活,落实到拥有自己喜欢做的事,自己真正的事业 ①智力是认识和思考能力,情感是感受能力 ①作为一个人,你不但要运用你的思考能力去做事 ①另一个就是情感生活
①这里说的情感是广义的,不只是爱情、亲情、友情这些具体的情感形态,而是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情感体验 A.①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①
C.①①①①①
D.①①①①①
五、综合性学习
5.某校开展诗文朗诵会,为此班级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小文想为《观沧海》(曹操)的朗诵选配一支背景曲,请您根据下列名曲的曲风、旋律或节奏的介绍,选配最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①《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明快,节奏活泼。 ①《渔樵互答》,旋律悠然恬静,节奏轻快。 ①《十面埋伏》,曲风凄冷悲壮,激昂慷慨。 ①《平沙落雁》,曲风静美舒缓,优美动听。
我选择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对《秋天的怀念》中一句话的朗读设计产生了分歧,你认为设计恰当的一项是( )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A.重读“扑”“抓”,“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和“忍住哭声说”两句之间要连读,重读“忍住”“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朗读时要气缓声长。
B.“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和“忍住哭声说”两句之间要停顿,重读“母亲”“我”,重读“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朗读时要高亢急促。 (3)作为主持人的你,请为以下两个朗诵节目写串场词。
试卷第2页,共8页
朗诵顺序 朗诵题目 1 2 朗诵者 《我的》 2001班肖菲 《奋斗的青春》 2002班季强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男儿有泪
①国强永远都会记得7岁那年奶奶下葬时他流下的泪水,像是两条河从他心底通过眼睛,流过腮边,然后钻进脖领里的那种冰冷。那一天,奶奶的骨灰盒被放进了一个土坑,一锹锹的土呼呼地扬起来覆在上面,他知道再也没有疼他的奶奶了。
②母亲和国强随着亲戚们从坟地里往回走,她把国强的手攥得紧紧的:你上二年级了,要学会不哭了,最好的想念是放在心里,泪水不是给别人看的。国强似懂非懂地,点头。一点头,泪水又流出来了。
③国强永远会记得15岁那年暑假,他和父亲一起在工地上千活,胳膊被机器划开一道血口子时,自己惊恐地哭泣。那年夏天,学校要求学生在暑假勤工俭学,他便和父亲商量着到工地上帮着做一些活。看着长到自己鼻梁处的儿子,父亲答应了他的请求。仅一天下来,国强的手上便磨出了几个水泡。水泡一鼓一胀的,好几次国强委屈得想哭,可是他怕被人看到不好意思,咬咬牙挺过去了。劳动到第三天时,国强帮着父亲往搅拌机里上料,结果一个不小心滑倒了,胳膊顺着进料口划了下来,一道十几厘米长的伤口顿时渗出血来。父亲惊慌失措,一时也找不到止血的东西,国强看着滴滴答答流进水泥里的血,吓坏了。他感觉自己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掉,泪水不争气地流下来。
④国强任由父亲给自己做简易的包扎,阳光照在他微闭的眼睛上,他感觉模糊的双眼前是一片血红。父亲给他止住血后,心疼地对他说,所有的人都要经历伤痛,疼也不哭,就长成真正的男子汉了。
⑤国强永远忘不了自己当兵入伍那天,在暗夜中沁出眼角的泪水一直流到嘴里时,那种咸咸的滋味。读到大三时,国强意识到如果再不参军,恐怕机会会越来越少。他喜欢军营里那种钢铁力量汇聚到一起澎湃着的感觉,他梦想汗水在训练场上浸透青春的那种疲惫,他更羡慕在国庆阅兵队伍中闪过的那一张张刚毅的脸。
⑥然而,让国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未能如愿。那年,学校的参军指标太少,哪怕他体检政审都没问题,他还是与梦想失之交臂。大四的这一年对于他来讲,有些煎熬,他在做着所有入伍准备,而且更加关注上发生的事。那一年,他在新闻中看到有战
试卷第3页,共8页
士牺牲在了抗洪一线;那一年,他听说又有一艘航母下海奔向了一片蔚蓝;那一年,他看到网友评论边防战士“离家还是少年身,归来已是报国躯”……他更加为自己没有入伍而觉得遗憾。
⑦当在秋季接到入伍通知书时,早已经发誓不再哭的国强躲在黑夜中,藏在被子里,再也没忍住泪水。他努力地安慰自己,这不是哭,这是兴奋。这种兴奋随着血液沸腾着。
⑧国强入伍后被选进了三军仪仗队,而且入伍一年后,他又被选出来参加一次盛会的护旗任务。这是他羡慕已久甚至做梦也不敢想的事情。几百名队友只选出少数人员参加执勤,这是何等的荣耀呀。由于激动,他又想流泪,但是想起母亲和父亲说过的话,他的牙把嘴唇咬得一片青白也没敢让泪水掉下来。
⑨一双双皮靴在迎接盛会的时光里磨损着,一件件军衬衣被汗水浸渍着,一声声口号在胸膛中响亮着,一寸寸目光在风里雨里坚定着。盛会终于开幕了。
⑩国强的任务是在主会场站礼宾哨。他站立的位置对于偌大的体育场来讲算是一个偏僻的角落,他笔直得像是一棵白杨。他的眼前是摇晃着的各国国旗,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国强听着现场的音乐,心潮起伏着,他努力地不去想这个美轮美奂的会场里最美的画面。他按照训练的要求,脸颊微微地上扬,坚定中透着自豪。背对着舞台,面对观众,此时的他就是东方的面孔。
⑪国强听到了迎国旗的指令。通过现场的音效,他听到国旗班的战友铿锵的正步行进的声音。那整齐的脚步每向前踢一下,他都感觉胸膛胀成了一面巨大的鼓,在有节奏的咚咚地响着,他的呼吸不畅起来,他感觉快要窒息了。
⑫国歌奏响了,那熟悉的旋律,那豪迈的声音,那神圣的乐曲,猛地让整个会场安静下来了。渐渐地,国强好像听不到国歌在奏,只有温热的泪水划过脸颊的声音,他的眼前是一整片一整片的红,这种红是无比熟悉的红,是无比热爱的红:这种红是无比渴望的红,又是无比温暖的红
⑬一滴泪滑过国强的脸颊。
(作者:胥得意。有删改)
6.“男儿有泪”,国强曾有过四次流泪的经历,每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呢?请梳理相关内容,按照时间顺序,简要概括。
7.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1)一双双皮靴在迎接盛会的时光里磨损着,一件件军衬衣被汗水浸渍着,一声声口......... 号在胸膛中响亮着,一寸寸目光在风里雨里坚定着。(四处加点词连用有什么表达效果?)...(2)那整齐的脚步每向前踢一下,他都感觉胸膛胀成了一面巨大的鼓,在有节奏的咚咚地响着,他的呼吸不畅起来,他感觉快要窒息了。(国强为什么“呼吸不畅起来”?)
试卷第4页,共8页
8.作者在小说中设计“母亲”和“父亲”这两个形象有什么用意?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9.读完这篇小说,你也许会想到这些词语:成长、爱、教育……请任选一个词语,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并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①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同时,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爱国与爱家、建设国家与建设家庭,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②家长要担负起教育后代的责任。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也就是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青少年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作为父母和家长,首先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培养美好品德,涵养做人的气节和骨气。
③每个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家风好才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历史上子孙多贤达、功业多卓著的名门,无不与其良好家风的传承息息相关。北宋杨家兴隆三代,将帅满门,人人忠肝义胆、战功卓著,始终传承“杨家儿孙,无论将宦,必以精血肝胆报国”的家风。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在新的时代,每个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④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价值追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牺牲奉献精神,充分展现了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家国情怀。新时代新征程,要进一步增强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作者:王新民。有删改)
试卷第5页,共8页
【文本二】
①“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每个人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坚持“小家”同国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命运相系,如岳母教导岳飞时在其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千百年来,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成为家庭家教家风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②有什么样的家风家教,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前辈的红色家风,注重把家国情怀注入家风家教,才能始终讲求大公、坚守大义、成就大我,任何时候都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的良好家风。
(作者:樊伟伟。有删改)
10.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个文本都旨在论述弘扬优良家风的重要性,并认为优良家风的核心是家国情怀。
B.文本一分别强调了家长、家庭和全社会在培养个人传统美德上的重要作用。 C.文本一第①自然段运用大量名言名句论证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休戚相关。
D.文本一和文本二为论证中心论点,都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11.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第①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12.文本一的第①自然段和文本二的第①自然段都运用岳母刺字的例子,但论证的目的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简要分析。
七、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试卷第6页,共8页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选自《曹刿论战》)
【乙】智伯欲伐卫,遗卫君野马四,白壁一。卫君大悦。群臣皆贺,南文子有忧色。.卫君曰:“举国大欢,而子有忧色何?”文子曰:“无功之赏,无力之礼,不可不察也。野马四,白璧一,此小国之礼也,而大国致之。君其图之。”卫君以其言告边境。智伯果起兵而袭卫,至境而反。曰:“卫有贤人,先知吾谋也。”
(选自《战国策·宋卫》)
【注释】①致:给予。①图:考虑。
13.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肉食者鄙”中的“鄙”指边疆,边远的地方,写出了鲁国执政者脱离群众。 B.“齐人三鼓”中的“鼓”用作动词,击鼓的意思,侧面写出鲁军抵挡了齐军的多次进攻。
C.“望其旗靡”中的“靡”是倒下的意思,写出齐军战败逃跑时溃散的惨状。 D.“卫君大悦”中的“悦”是高兴的意思,侧面表现出他的浅薄无知。 14.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5.曹刿具有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高超的军事才能,甲文段是怎样塑造这一形象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16.曹刿和南文子在政治上都有先见之明。请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甲文段中曹刿在战前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认识到 的重要性;在作战中能够抓住士气 的有利战机。乙文段中南文子在 的氛围中显现忧色,他预见到智伯送野马和白璧必有所图,卫君因而加强边防,粉碎了智伯 的企图。
①
②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7.有同学发现,辛弃疾的词善用典故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你认同吗?请结合词中
试卷第7页,共8页
的画线句谈谈你的看法。
18.“虚实结合”是中国诗词创作中的重要写法。这首词就运用了这一写法,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九、作文
19.腊梅经历霜寒的痛苦,迎来冬日绽放;蝴蝶经历破茧的痛苦,迎来翩翩起舞……其实,痛苦也是一种成长。
请以“痛苦中的成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①600字左右。
①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能使人成长的痛苦叫作修行,会使人堕落的痛苦叫作灾难。痛苦,战胜它即是修行,被它吞噬便是一生的灾难。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表达你的思考。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①600字左右。
①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