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养生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实验教案:测平均速度

实验教案:测平均速度

来源:华佗养生网
实验教案:测平均速度

靖江市团结初中 丁红伟

一、设计思想

(一)、改变物理学科本位,探索物理体育学科的教学整合,把“测量物体平均速度”扩展成“50米快速跑速度控制测评”,使单纯验证性实验提升为探索性实践活动。

(二)、探索应用实践与学生评价自己的体育素质关系密切,从而激发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在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也深化了对知识和技能的认识与理解。

(三)培养观察能力

1、认真观察实验中所使用的仪器,测量工具。通过观察,了解它们的构造,使用方法以及在本实验中的作用。

2、明确本实验中观察的目的,对象以及具体的内容,明确所观察的具体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改变观察内容所依据的物理规律。 3、正确的进行观察记录。

(四)为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更大的发挥空间,并设法创造难得的相互协作的条件,把实验扩展到操场,把一组实验人数扩展到10人。 二、德育渗透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好品德。 2、通过实验,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的交流讨论,有利于学生集体意识和团体精神的培养。 三、实验目的

1、加深对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会应用速度规律来实测50米跑各段的平均速度。

2、依据《体育达标》要求,比照学生50米快速跑的实况,对快跑的速度控制技术进行实地评估。

3、体验探索实验有关过程,学会使用秒表计时间。

4、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实验原理

V=S/t

1

实验器材

秒表 卷尺 笔 记录表格

实验准备

(1)事先选好实验场地,画好跑道,10米为一间隔标出相应5个计时点的位置。

(2)事先对各小组进行实验全过程操作培训,以利于学生实验稳妥顺利的开展。 教学过程

1、实验目的的讲解,操作要领的引导

体育教师:(1)50米快速跑的要领

(2)50米快速跑的控制指标

物理教师:为对每个学生50米跑的速度控制做客观的评测,我们利用测量计算各段的平均速度的方法来考查V=S/t。参照附表速度控制指标(多媒体显示) 实验分组

每10名同学为一组,组长一名,再分成甲、乙两队,每队5人,甲乙两队相对站立,发记录表格纸,每人在自己的表格中依次写下对面5位同学的姓名在运动员栏中。 开始实验

(1)进入50米跑场地。甲队5人在起跑线后列一路纵队,准备跑步;乙队5人领到秒表后(学会用法),依次站到各自计时位置准备计时。

(2)组长发令甲队第一人跑出同时,5名计时员同时按表开始计时,当第一人依次跑过每个计时员面前时,各个计时员立即停表,并把时间记在表中相应的栏目中,如此继续直至甲队跑完。担任计时的学生最后在计时员栏中签名以是负责。

(3)甲队跑完后与乙队互换,由甲队计时,乙队跑步,重复第(2)步骤,乙队跑完后,交回秒表给老师。

(4)甲、乙两队都跑完后,仍成两行相对站立,相互交换手中记录表格,这时各队学生都可以在手中的表格中看到自己的姓名和其中一次时间记录,再和本队交流就可以抄齐自己其余4次的时间。

(5)离开场地回班级做数据处理、评估和交流活动。

2

实验研讨

各人按表内要求算出自己的各段平均速度,填入表格中,同时也把本队其他学生已算出的他们各自的平均速度,抄在自己表内相应的位置。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估 (1)50米快速跑控制情况

(2)50米快速跑全程平均速度,速度最快的时段 (3)测时准确,计算无误,填表正确 (4)实验认真负责,善于配合,有团队意识

附表

速度控制指标(合格)

跑 段 用 男生 时 女生 平均 男生 速度 女生

加速跑 2s 2.5s 5m/s 4m/s 中途跑 4s 4.5s 7.5m/s 6.7m/s 冲刺跑 1.5s 2.0s 6.3m/s 5.0m/s 全程跑 7.1—8.1s 7.8—8.8s 7.0—6.2m/s 6.4—5.7m/s 实验记录表

第 组 队

计时位置 1 2 3 4 5 运 动 员 姓 名 计时员签名

3

平均速度分析表

平均速度 运 动 员

0—10m 10-20m 20-30m 30-40m 40-50m 10-30m 0-50m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