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题目不直接用副标题“纪念鲁迅有感”而是“有的人”?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读自悟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引出鲁迅
1、出示课件(鲁迅的头像)让学生结合课文谈鲁迅(板书鲁迅人民)
2、引出课题(板书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3、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
4、教师配乐范读
引导读诗理解内容
1、“有的人”在诗中出现了八次,但它表示两种截然不同的意思,一种“有的人”指的是哪些人,另一种“有的人”指的是哪些人?(用诗中的语句来回答)
全诗在写法上有怎样的特点?做了怎样的对比?
2、从哪些诗句能看出是诗人为纪念鲁迅而写呢?
3、如何理解截然不同的“有的人”
4、人民对截然不同的“有的人”的态度。
5、如何理解“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6、怎样把这首诗读好。
7、你想对鲁迅说哪些心里话;你想对那些与人民为敌的人发出怎样的呐喊?
拓展延伸
1、理解为什么题目不直接用副标题“纪念鲁迅有感”而用“有的人”?
2、让学生用上“有的人”“奉献”“索取”“我们”写一些东西。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有的人奉献
有的人人民
有的人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