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养生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上11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上11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来源:华佗养生网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上11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按照中国的传统,学习哲学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人人都应当读经书,正如在西方传统看来,人人都要进教堂。读哲学是为了使人得以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的表达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一个人若不能读哲学著作原文,要想对它们完全理解、充分欣赏,是很困难的,对于一切哲学著作来说都是如此。这是由于语言的障碍。加以中国哲学著作富于暗示的特点,使语言障碍更加令人望而生畏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作富于暗示之处,简直是无法翻译的。只读译文的人,就丢掉了它的暗示,这就意味着丢掉了许多。一种翻译,终究不过是一种解释。比方说,有人翻译一句《老子》,他就是对此句的意义作出自己的解释。但是这句译文只能传达一个意思,而在实际上,除了译者传达的这个意思,原文还可能含有许多别的意思。原文是富于暗示的,而译文则不是,也不可能是。所以译文把原文固有的丰富内容丢掉了许多。《老子》《论语》现在已经有多种译本。每个译者都觉得别人的翻译不能令人满意。但是无论译得多好,译本也一定比原本贫乏。需要把一切译本,包括已经译出的和其他尚未译出的,都结合起来,才能把《老子》《论语》原本的丰富内容显示出来。(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删改)材料二“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本身可以溯源于三十年代金岳霖《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中所区分的“在中国的哲学史”还是“中国哲学的史”。尽管对人生意义、生活价值以至宇宙本源等等问题有同样的兴趣和探求,但中国并无西方的哲学(philosophy)。儒、道均是半哲学、半宗教。它们强调的是“践履”,“工夫即本体”不只是哲学命题,而更是实践法规。宋明理学不仅有“半日读书”,明辨义理,而且还有“半日静坐”,修心养性。儒家的修、齐、治、平,主要不是哲学思辨,孔、孟、程、朱、陆、王也大不同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但自胡适、冯友兰用西方框架剪裁中国材料编写“哲学史”以来,随后又由侯外庐、冯契、牟宗三等人或用唯物唯心,或用范畴演进,或用“智的直观”等来阐释、编写,已形成了数十年来的学术常规。它在理出一套逻辑理路,廓清传统思想和概念的模糊含混、缺乏系统上大有功绩,却产生了可能有失传统的问题。最近《朱熹的历史世界》巨著也表明朱熹等所谓“哲学家”真正关切和论辩的,主要并不在于形上心性,而仍在现实政治,仍是政治文化,这便颇有异于牟宗三等现代新儒家以纯粹西方哲学模式描画出来的宋明理学。实际上,在西方哲学史课本中,无论亚里士多德或洛克,可以一字不提他们重要的政治思想;而在中国“哲学史”的课本,无论孔、老以及他人,不谈“礼”“仁”等政治思想,“哲学”即无从谈起。离开“不忍人之政”,孟子的“不忍人之心”无所着落。玄学和理学的种种“哲学”讨论,也总是紧密与现实伦常政治和个体修身教导缠在一起。所以,即使同样说“爱智”(哲学一词“本义”),中国所“爱”的“智”恐怕与希腊也并不全同。这一切似乎表明,在接受了一百年的欧风美雨之后,中国思想学术界在重新反思,在开始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传统阐释。A“中国有思想无哲学”,德里达近年访问中国重申这一断言,曾引起好些人作黑格尔式的理解而备感愤慨。其实,B无哲学,有何妨?所以另一批人将“中国有哲学”称之为“汉话胡说”。从思想领域的语言说,这是如何更准确而不是套用西方框架来阐释传统,但又不回避使用以西方词汇为基本工具的现代语言。我们不必追随马一浮。马游学美国,且有译著,却拒绝现代通用语言,坚持沿袭理、气、道、心等等传统词汇来谈自己的儒家“六艺论”。此路难通,已成史实。所以,出路只能是:在接受普世性的现代哲学词汇和语言的同时,注意这些语言、词汇、概念、范畴使用到中国文化上所具有的局限和缺失,从而注意更好地进行准确把握和解释阐说。“哲学”一词未可废,“本体论”“现象”“本体”“形而上学”“超验”等等也仍需采用,尽管中国向无Being问题,也少“超验”观念,“本体”与“现象”并不两分。相反,灵肉不分、一个世界、情理交融、天人合一以及重功能大于重实体,重过程大于重存在,申说“过犹不及”的“中庸”辩证法等等,却是来源于“巫史传统”的实用理性的本性所在。揭示这些“本性”,了解自己传统,可能有助于建立中国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摘编自李泽厚《思想史的意义》,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学习中国哲学时,要想完全理解、充分欣赏哲学著作,就必须联系著作中的暗示内容,不能只读译文。B.中国哲学学术常规采用西方框架剪裁方式,虽理出了一套逻辑理路,但产生了可能有失传统的问题。C.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中关切和论辩的重点是现实政治,与现代新儒学家描画出的宋明理学相似。D.马一浮拒绝用现代通用语言,而坚持沿袭理、气、道、心等传统词汇来阐释儒家传统,已被证明走不通。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哲学的语言不够明晰、富于暗示,这与他们表达思想的习惯和方法有密切关系。B.尽管中国与西方在某些问题上有着同样的兴趣和探求,但其哲学思想却更强调实践法规。C.中国“哲学史”课本中对“哲学”的探讨常常与现实伦常政治、个体修身教导紧密联系。D.研究并揭示“巫史传统”的实用理性的本性,可能有助于建立中国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3、下列语句,不能体现材料中冯友兰所说的中国哲学著作表述风格的一项是()(3分)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B.蜒填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老子四章》)C.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4、文中A、B两处的“无哲学”内涵有何不同。(4分)5、为什么中国古代哲学在现代很难准确阐释,请结合材料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绿夜张承志他终于登上了那座小山。他抬起头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向远方望去。明亮而浓郁的绿色令人目眩。左右前后,天地之间都是这绿的流动。它饱含苦涩、亲切和捉摸不定的一股忧郁。这漫无际涯的绿色,一直远伸到天边淡蓝的地平线,从那儿静静地等着他、望着他,①一点点地在他心里勾起滋味万千的回忆。奥云娜那时才八岁,有着驼羔般聪慧的大眼睛和甜甜的酒窝。他甚至曾经发表过一首关于小奥云娜的小诗。她骑在马上,抓着鞍桥不肯松手。她紧闭着小嘴,牢牢地盯着他。后来她哇地嚎啕起来。本来把她抱上马背不过是为了冲淡分别的感伤。淡蓝的地平线上涌来了浩荡的白云,蓝空上排着云朵的长阵。奥云娜,这八岁小女孩的心理是怎样的呢?那天地间的一抹浅蓝中,又为什么能绵绵不尽地涌流出白白的云朵呢?八年了。可是,哦,生活——冬天运蜂窝煤、储存大白菜,夏天嗡嗡而来的成团蚊蝇,简易楼下日夜轰鸣的加工厂,买豆腐时排的长队……淹没了诗。在深夜里,有时心里也曾闪过一眨星光,②但他已经很难捕捉住那曾使他的心颤抖的一瞬。这里是锡林郭勒。他终于回到了这里。他觉得自己就要打开紧闭着的、心上的门。表弟说过:“祝你在洛西南特的瘦背上骑得稳。”为什么呢?“因为堂吉诃德为寻找假想的敌人踏上征途,而你为寻找想象的净土而提起旅行袋。”他默默地看了表弟一眼。应当对属于不同世代的人闭紧心扉。他和他仅差十岁,但属于两代人。他怎么能把小奥云娜的事告诉他,再被他恣意挖苦嘲弄一番呢!不,小奥云娜是不能玷污的……也许,八年前的一切都已烟消云散,但岁月、生活和动荡的历史留给他的唯一礼物,就是小奥云娜的笑脸。他比表弟仅仅多这么一点财富。当然,表弟是不会承认这种结论的。承认他、同意他、等待和安慰他的,是这锡林郭勒大草原。这里是驰骋着自由酷烈的风儿的、开人胸襟的莽原。在这里可以不必心有城府。在这里可以把市场上大葱和烂西红柿的气味,把十二平米的家和它的拥塞,把楼下加工厂的噪音和冷冰冰的售货员全部忘掉。在这里可以把疲惫的肉体埋在茂盛的箭草、马镰草和青灰色的艾可草丛里;他满怀感激地吞咽着这里的清爽空气。③这时他才明白来到这里的必要。他走完了三股车道在草原上画出的那个巨大的弧形。那座熟悉的熬包山从地平线下慢慢浮现出来。炊烟随着流雾,正从那里袅袅升起。小奥云娜,我可爱的小妹妹,我清澈的小河,你好么?他的眼眶里盈满了晶莹的泪。“小奥云娜,是我。你的哥哥回来了。”他轻声说。到达那天,他没有见到小奥云娜。第二天,一个穿着蓝布袍子的少女从牛车上下来了。她把蓬松的长发低垂在沾满油污、奶渍和稀牛粪的蓝布袍上,不声不响地从他身旁走过,躲到嫂子背后。她没有羊角似的翘小辫,没有两个酒窝。她皮肤粗糙,眼神冷淡。她甚至没有亲热地喊他一声阿哈——哥哥。他慌了。他从提包里掏出塑料袋,那是妻子跑遍全城买来的尼龙衫。玫瑰红上游着几道雪白的浪。他的手在抖。“奥云娜,”他唤道,“呶——这是给你的。”声音也在抖。他没有叫她“小奥云娜”。这是他的小诗、他干旱心田中的绿洲、他青春往事的象征、他的小奥云娜么?她像每一个蒙古女人一样,睡在门外的勒勒车上,盖着一块条毡守夜。她淋着细雨,踏着泥泞,她长高了,她成熟了。他常常在奥云娜忙碌的时候注视着她。奥云娜有一只属于自己的青花山羊盖,那是一个亲戚家的出嫁姑娘在春季送给她的礼物。当时小羊羔只有一丁点儿大。她用弟弟的奶瓶每天给它补奶。傍晚。当归来的羊群悄悄出现在山坡上时,那只系着铃铛的青花小羊就咩咩叫着离群而来。他注视着小羊羔冲进乳青色的薄暮或是桔红的落霞,朝奥云娜奔来。这是奥云娜一天中最快活的时刻,也是他能听到奥云娜清脆的、使他感动的“阿哈!阿哈!”的喊声的时刻。水一样平静和怅惘的日子在这时掀起一层徽徽的喜悦的涟漪。这银铃样的喊声刺着他的耳鼓。他在其中辨出了八年前小奥云娜天真稚嫩的音素。“哎——阿哈来了!等一等!”他笨拙地答应着跑去。他把奶瓶高高地举起,小青羊羔急得直立起来。奥云娜咯咯地笑了,她红扑扑的脸蛋上又深深地旋出了两个甜美的酒窝。“阿哈!阿哈!”她快活地摇着他。哦,岁月不会为你而停止流逝,小奥云娜也不会为你而永远是八岁。和你一样,她也正迎面走向自己的人生,在生活的长流中浮沉。执拗地醒着去寻找逝去的梦是件可怕的事。应当让那种过于纯洁的梦永远萦绕在心头。因为在现实中追求梦境就是使梦破灭。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他在草原古老的、日出而作的秩序中,在那循回不已的低缓节奏中平静了,感悟了。他开始更深地理解了奥云娜。她比谁都更早地、既不声张又不感叹地走进了生活。她使水变成奶茶,使奶变成黄油。她在命运叩门时咯咯地笑。她更累、更苦、更艰难。冲刷她的风沙污流更黑、更脏、更粗暴和难以躲避。然而她却给人们以热茶和食物,给小青羊羔以生命,给夕阳西下的草原以美丽的红衣少女。为什么要打搅她,也折磨自己呢?不,要和奥云娜和睦相处。要使这有限的几天假期更和谐和更有哲理,要使它成为人生旅途的一道清流。时间飞快地过去了。他收拾了行装。他凝望着莽莽无垠的、亲爱的夜草原。“哦,别了,草原。别了,绿色的夜。别了,我的奥云娜……”他轻声说。④这时,那极远极远的绿夜深处,亮起了一颗星。(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是一个插队的青年,回到城市后,出于对过去的怀念重新来到了八年前生活过的草原。B.开头部分,绿色充斥天地之间,这既是“他”回蒙古路上所见之景,也是“他”的主观感受。C.“他”常常回忆起小时候的奥云娜,甚至发表了关于她的小诗,可见他对小奥云娜感情深厚。D.重回草原,“他”发现奥云娜与其他蒙古女人无异,于是陷入失望与惋惜,从而想逃离草原。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紧承上文“绿色”的不断“远伸”,同时也引起了下文对插队生活的回忆。B.句子②中“很难捕捉”“颤抖的一瞬”,表明现实使他淡忘了过去诗一般的美好。C.句子③中“明白来到这里的必要”,写出了阔别已久的草原带给他的心灵的抚慰。D.句子④中有关“绿夜”的描写与标题照应,意蕴丰富;“一颗星”富有象征意味。8、张承志的《绿夜》是一部充满诗意美的作品,有着诗化小说的显著特征,请从语言、形象两个方面为加色画线的部分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文字。(6分)9、小奥云娜身上寄托着主人公的理想,她的变化也促使了主人公的成长。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复使刘敬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军!”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八年。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上曰:“诚可,何为不能!顾为奈何?”刘敬对曰:“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适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高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节选自《史记·刘敬孙叔通列传》,有删改)材料二臣光曰:建信侯谓冒顿残贼,不可以仁义说,而欲与为婚姻,何前后之相违也!夫骨肉之恩,尊卑之叙,唯仁义之人为能知之,奈何欲以此服冒顿哉?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且冒顿视其父如禽兽而猎之,奚有于妇翁?建信侯之术,固已疏矣,况鲁元①已为赵后,又可夺乎!(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注:①根据史料,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始论和亲事宜,此时,鲁元公主尚未婚配。《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载,高祖长女鲁元公主为赵王敖后。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赵相贯高事发,夷三族。废赵王敖为宣平侯。鲁元公主为赵王敖后的时间在前200年至前198年间。10、材料一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填写相应字母序号,填对一处给1分,填写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陛下诚能A以适长公主B妻之C厚奉遗之D彼知汉E适女送厚F蛮夷G必慕H以为阏氏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报,报告。选文中指刘敬向汉高帝报告匈奴军情。与司马迁《报任安书》中“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意思相同。B.口舌,借指言辞,选文中意为能言善辩。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意思相同。C.罢,文中通“疲”,意为劳乏、困倦。贾谊《过秦论》中“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与文中词义相同。D.婚姻,文中指结为姻亲关系。与《史记·项羽本纪》中“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信反叛,想要和匈奴联合攻打汉朝。刘邦听闻此事后,亲自率兵前往攻打他们,并多次派遣使者到匈奴去了解真实情况。B.刘敬指出,两国交战本应夸耀武力,显示自己长处,现在只见到匈奴的老弱病残,这肯定是匈奴故意暴露弱点,以麻痹汉朝。C.刘邦由于未采纳刘敬意见,在白登山被匈奴出奇兵围困。此后匈奴得寸进尺,日益成为汉高帝心头之患,因此询问刘敬对策。D.刘敬认为,天下刚刚平定,不宜对匈奴实施武力,而且也不能用仁义之心来对待凶残无道的敌人,从长远考虑,宜采取和亲之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3分)(2)上竟不能遣,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4分)14、司马光对刘敬和亲策略的理由并不认同,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鹊桥仙·次东坡七夕韵黄庭坚①八年不见,清都绛阙,望河汉、溶溶漾漾。年年牛女恨风波,算此事、人间天上。野糜丰草,江鸥远水,老去唯便疏放。百钱端欲问君平②,早晚具、归田小舫。注:①元祐七年(1092)被贬入蜀,元符三年(1100),获得出川的许可。②君平:指严君平,在成都市上卖卜为生。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望河汉、溶溶漾漾”句,写银河流动,波光闪烁,勾起诗人内心对苏轼的思念。B.“野麋”“江鸥”两个典故,表现了诗人结束贬谪生活出川的喜悦和旷放的个性。C.“早晚具、归田小舫”既包含将归田园的喜悦,也包含了对自由精神家园的向往。D.词的上片豪放而旷达,下片沉婉而悲伤,体现了词人创作风格的灵动而富于变化。16、诗人用“七夕”传统题材“次韵”苏轼词作,却包含新意,试加以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描写了屈原摆脱尘世污秽的种种行为,接着用“”比喻屈原的高洁品行,并用“”对其进行了高度评价。(2)杜甫在《登高》中用“,”两句将内心的羁旅愁与孤独感,融入了天涯漂泊、迟暮多病的感叹中。(3)中国四大名楼均因流传千古的佳句而扬名天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鹳雀楼引发的哲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黄鹤楼酝酿的乡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滕王阁描绘的画卷;“,”是岳阳楼吞吐的胸怀。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①“人道”的原则就是“仁爱”,它是儒家的道德理想;②是通过完善自我,施才于社会,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③是千百年来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核与精神夙愿。④古代书院从人道出发,秉持以“人”为本位,以人而非课程为中心,以道而非“术”为中心设置教学内容。⑤正如孔子强调的“因材施教”,古代书院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师生质疑问难,相互启发,共同提高,体现了A的特点;学术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注重不同学派的会讲,提倡B、自由讲学,体现了包容、民主的学术精神;无论是宋代的“程朱理学”、明朝的“王湛心学”,还是清代风靡的“乾嘉汉学”都提倡在对传统文化尊重的基础上去伪存真、C,使学术在鉴别、取舍中不断向前发展,而这种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养料。⑥古代书院坚持人道、平等、自由、创新等精神内涵,即使在当代,也成为我们可贵的借鉴。18、请在文中A、B、C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标号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回忆”并不爽约,依然再来,可是四小姐的兴味却大大低落;好比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昨天是第一次重逢,说不完那许多离情别绪,而今天便觉得无话可谈了。她眼观鼻,鼻观心,刻意地念诵那《感应篇》的,她一遍一遍念着,可是突然,啵啵的汽车叫,闯入她的耳朵,并且房外走过了男子的皮鞋响,下面大客厅里钢琴声悠扬宛妙,男女混合的快乐热闹的笑——都钻进她耳朵而且直钻到她心里,蠕蠕地作怪。一支藏香烧完了,她直感到沙发上有刺,直感到房里的空气窒息也似的难当……午后天气很热,四小姐在房里就像火烧砖头上的蚯蚓似的没有片刻的宁息。照例捧着那《太上感应篇》,点起了藏香,可是她的耳朵里充满了房外的,园子里的,以及更远马路上的一切声响;她的心给每一个声响作一种推测,一种解释。每逢有什么脚步声从她房外经过,她就尖起了耳朵听,她的心不自然地跳着;她含了两泡眼泪,十分诚心地盼望那脚步声会在她房门口停住,而且十分诚心地盼望着就会来了笃笃的两下轻叩,而且她将去开了门,而且她盼望那叩门者竟是哥哥或嫂嫂——或者林佩珊也好,而且他们是来劝她出去散散心的!(节选自《子夜》)20、分析文中加点的“闯入”“钻进”两词的修辞效果。(4分)21、文中的两处破折号有何不同表达作用?(2分)22、说说文中两处“似的”语意的不同。(4分)(1)直感到房里的空气窒息也似的难当。(2)四小姐在房里就像火烧砖头上的蚯蚓似的没有片刻的宁息。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人才有全才和专才之分。任正非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说“全才首先一定是专才,全才是从专才中成长起来的。他在某一项钻研得很透,在其他项就能理解。如果没有专才,就不可能成为全才,没有专才的‘全才’也许没有突破能力。”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择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1C2B3D4、①德里达的“无哲学”是站在西方角度评论,认为中国不具备西方哲学的特点,因为中国哲学往往与政治思想、修身等联系在一起,缺乏性和系统性。②李泽厚的话是站在中国的角度评论,认为中国哲学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没有必要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即使不纳入西方认为的哲学范畴,也没有妨碍。评分建议:(4分,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5、①中国古代哲学表达不明晰、具有暗示性,阅读时存在语言障碍;②中国古代哲学不只是哲学命题,更多是实践法规,用学术常规(西方框架)阐释会有失;③用传统词汇阐释中国古代哲学走不通;④普世性现代哲学词汇,使用到中国文化上会造成语言、词汇等方面的局限与缺失。评分建议:(6分,一点2分,答对三点6分,意思对即可。)6D7B8、示例:《绿夜》的诗化特征首先体现在语言诗意上。面线处“青色的薄暮”“桔红的落霞”等场景色彩鲜明,明快美丽,体现诗情画意。其次诗化特征还体现在形象的诗意上。“系着铃铛的青花小羊羔”咩咩叫,奥云娜“清脆的”喊声“阿哈!阿哈!”与“格格地笑”,人与人、人与动物的亲切互动,快活又喜悦,充满诗情。评分建议:(6分,语言3分,形象3分,根据表达优劣赋分。)9、①记忆中纯洁可爱的小奥云娜,是主人公青春的记忆,是主人公厌倦都市生活而追寻的理想。②再次见到的外貌肮脏的奥云娜使主人公过于纯洁的理想破灭了。③在现实生活中磨炼,而又保持乐观的舆云娜让主人公平静地理解生活,接受生活,以更好的姿态再出发。评分建议:(6分,抓住“追寻理想”“理想破灭”“接受现实”三层意思作答,每层意思2分,意思对即可。)10、CDF11A12A13、(1)冒顿担任匈奴首领,兵力强盛,拥有三十万士兵,屡次侵扰汉朝北部边境。评分建议:(3分,“为”“控弦”“苦”各1分。)(2)汉高帝终究没有办法送公主去,只能挑选奴仆家的女儿冒充长公主,嫁给单于,让刘敬去和匈奴缔结和亲的条约。评分建议;(4分,“竟”“家人子”“妻”“使”各1分。)14、(1)刘敬之言前后矛盾。(2)冒顿不是仁义之人,非婚姻能约束。(3)按照祖训,对叛乱应当以武力平定。(4)长公主已经有主。评分建议:(3分,一点1分,答对三点3分,意思对即可。)15D16、(1)词作明写天上,暗喻人间;(2)明写爱情,暗喻政治。或:(1)明写牛女河汉阻隔,暗写诗人与友人苏轼相隔天涯。(2)明写牛郎织女被打压的爱情悲剧,暗写诗人与友人在政治上遭遇的风波和打击,评分建议:(6分,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17、(1)皭然泥而不滓者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李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评分建议:(6分,有错别字不给分。)18、教学相长、兼容并蓄(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扬长避短评分建议:(3分,其他答案符合语境亦可。)19、②可改为:是通过完善自我,施才于社会,达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或结果等)③可改为:“秉持以“人”为本位”的理念。⑥“古代书院坚持”后加“的”,或去掉“坚持”。评分建议:(6分,改对一处得2分。)20、“闯入”“钻进”运用拟物(比拟)手法写外部环境对四小姐内心造成的巨大冲击和诱惑。评分建议:(4分,手法2分,作用2分。可分开作答。)21、第一处破折号的作用是引出下文,突出人物内心不安的状态;第二处破折号表示退让或递进,表现人物心理的转折变化。评分建议:(2分,一点1分。)22、(1)中“似的”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超过,写空气凝滞沉闷的程度之深。(2)中的“似的”表示与某种事物相像。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四小姐内心的浮躁不安。评分建议:(4分,一句2分。)23、参考例文要专才不要全才不敢苟同任正非的话。举个例子,在一间房子装修的时候,漆工干了木工的活,这就如同王子和灰姑娘过上了幸福生活一样,基本等同于童话。在现实生活中,术业有专攻,瓦工就是瓦工,木工就是木工,谁也不能替谁干活,否则,那是要出问题的。扪心自问,你是住木工建的房子还是瓦工建的?是坐瓦工做的板凳还是木工做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专业化让人更放心。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越来越强,即便在同一个专业内,也会因细微差别分成不同的种类。以上面材料为例,同样是漆工,刷涂料和上漆的有天壤之别,让刷涂料的给你家的家具上漆,基本算是惨不忍睹。一件家具无所谓,最多影响视觉罢了,但如果让给大人看病的大夫坐在儿童门诊里,让开小车的去开大车,那可是要命的。在工作中,在严格的工艺流程里面,一个人应该做的是对自己的工作范围严格把关负责,对自己的专业技能精益求精。如果漆工发现船体有漏洞,及时上报,让船主找木工解决,这就可以了,也是最好的方案。如果私自作主,顺手补上,看似做了一件好事,可能最后的结果是害了一船的人。这就是专业化的重要性,他是质量的保证。任正非所说的突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任何一项技艺,都是艺无止境的,行业之间突破得多,那就是赵本山的手机,学杂了。样样都通,样样不精。这个世界上没有“全才”,把下面的“王”字拿掉,一个人能成为人才就不错了。既然只是人才,那就干好自己本职工作内的事,对于非专业的东西,你可以提意见,但千万不要“多此一举”,“顺手牵羊”,要知道,你远没有专业人士做的好,还要知道,可能因为你的不专业,让更多的人为此付出血的代价!要专才不要全才,一个学中医的内科医生,你要思考的是,结合每天的病例,临床实践,锻炼出高超的医疗技术。今天坐内科,明天做外科,后天是五官科,这样的医生,这样的全才,我们不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