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采访的有效指导
乌栗小学:姜礼军
采访是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取材料,了解情况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一种能力。学生通过采访在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和解决自己的疑惑的同时,沟通的能力、交往的能力、表达的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了培养;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品德修养、文化品位等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因此,采访活动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学生采访活动的指导应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情感需求,注重过程性指导,关注学生能力和品质的培养。结合我班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实际谈谈学生采访活动的有效指导。
一、访前准备的有效指导。
在学生进行采访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工作是一切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没有准备的活动是盲目的,杂乱的,也是不可靠的。学生在采访前是否做好充分的准备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完成采访任务和实现采访目的。因此,教师对学生访前准备的指导尤为重要。
首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研究的课题明确采访的内容以及要达成的目标,并将采访内容细化成具体的问题。最好是将采访的问题制作成调查问卷或是在采访前拟写好调查大纲。如果采访的内容过于笼统,目的不够明确,就会给采访活动带来障碍,使访问者不知如何提问,被访问者也不知怎样回答。把笼统的内容细化成具体的问题,就显得目的明确,条理清楚,对学生来说就更具操作性。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我在“蔬菜小组”研究的课题“蔬菜的种植”的采访活动中,指导学生围绕
“蔬菜的种植”提出相关的问题,然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梳理,最后小组合作将这些问题制作成一份调查问卷。例如对“小白菜的种植”这一采访内容,学生通过指导后以问卷的形式罗列了以下问题:小白菜的特性、种植的时间、怎样选种、种植过程、田间管理、病虫防治、收割贮藏。当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学生也就了解到了小白菜的种植。
其次,要指导学生找准采访的对象。在采访活动中确定采访对象是很关键的。我们“蔬菜小组”组织的第一次采访活动有很多学生就是因为选错了采访对象而使采访过程费时费力,事倍功半,少部分学生甚至没有完成采访任务。其中一个学生在采访“菠菜的种植”时,他首先去问了高年级的学生,没有解决问题;他又去问了学校的教师,仍然没有解决问题;再后来他去问了杂货铺的老板,还是没有解决问题。结果他没有完成这次采访的任务。可见在采访活动中指导学生确定采访对象是顺利完成采访任务,提高采访效率的重要保障。当学生明确了采访的内容,设计好了调查问卷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围绕“哪些人能帮我们解决问题?”这个话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研究。在学生通过讨论罗列出初步的采访对象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最后确定采访的对象。通过有效的指导在第二次采访中,那个没有完成采访任务的学生去采访了他村子里种植蔬菜的阿姨,问题就顺利解决了。
从活动过后的观察和对学生成长情况的分析发现:这个过程的有效指导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合作意识、团结精神等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
二、采访过程的有效指导
当一切采访工作准备就绪,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实施采访。采访过程是学生实际地接触
采访对象并与其交流的过程。它是学生沟通的能力、表达的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培养与展现的过程;是学生文明礼貌、品德修养、意志品质等综合素养得到提高的过程。教师对学生采访过程的有效指导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就是要指导学生在采访中注意采访的时间。当采访对象确定后,选择什么时间进行采访也是应注意的问题。去采访别人必然要浪费别人的时间,给别人增添麻烦。如果当别人很忙或身心不愉快的时候去采访,是不礼貌的,别人也是不乐意的,甚至会遭到拒绝。因此选择适当的采访时间是采访交往中应注意的礼节,也是顺利完成采访任务的有力保障。那么什么时间是适当的时候呢?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采访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选择在采访对象有空的时候或身心愉悦的时候进行采访会得到对方积极配合,取得很好的采访效果。
其次要指导学生有礼貌地进行采访。采访中的礼貌问题既是学生精神风貌、文化品位的展现,也是顺利完成采访任务、实现采访目的需要。恰当的礼貌用语、谦虚的求教态度能给采访对象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乐于接受采访。“蔬菜小组”第一次组织采访活动时有个学生这样去采访:“嗨,请问你知道菠菜什么时间播种吗?”采访的效果很不理想还遭到了批评。后来通过教师的指导他改变了用语:“阿姨,您好,我是××小学的××同学。我们正在研究蔬菜的种植,我有几个问题向您请教,您有空吗?”结果对方很乐意地接受了他的采访。采访结束后他说:“不好意思,阿姨,我耽误了您很长时间。谢谢您!”这样他不但顺利地完成了采访任务还得到了阿姨的表扬。
还有就是要指导学生通过得体的语言、合适的表达,巧妙地引导采访对象,使采访活动围绕采访的主题展开。在采访的过程中可能由于采访对象的原因或一些突发的事情使采访偏离了主题。这就需要采访者具备一定的现场应变的能力,主动地、巧妙地使采访回到主题上来。因此教师对学生在采访活动中应变能力的培养和方式、方法的指导是必不可少
的。它是学生顺利实现采访目的的重要保障。
三、采访材料整理的有效指导
学生通过采访得到的第一手材料是比较粗糙的甚至是杂乱的。在学生采访结束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加工,进而形成活动所需要的资料并归类收集。这个过程的指导是相当重要的,它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重要过程。
四、展开评价、总结经验、形成能力的有效指导
当一个阶段的采访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展开评价,总结得失,为学生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指明方向。自我评价:通过汇报交流的形式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汇报自己在采访活动中的得失、成败,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学生互评:指导学生学会肯定别人的成绩学习别人的优点,诚恳地指出别人的不足,学会礼貌地给别的同学提建议和意见,懂得谦虚地采纳和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意见。教师评价:教师要对在采访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肯定和恰当的表扬,对存在问题的学生给予中肯的评价和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其努力,争取进步。教师还应对小组的采访活动作整体评价,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最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拟写活动小结,总结经验,再次认知,形成能力。
采访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环节,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其实它里面有很多的学问,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更是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对学生采访活动的指导不应是简单的方法传授,应注重过程性的指导,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