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野外实习是课堂学习的外延,通过野外实习,可以了解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对环境的适应及采集、鉴定和保存动植物标本的方法,巩固课堂知识,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的目的及要求
野外实习是生物科学及其相关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野外实习,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进一步认识和观察生物的特征与分布等,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关系,巩固和丰富课堂学习的知识,加深对已有生物科学知识的理解。通过野外实习,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观察、采集、培养、处理和保存生物标本的基本方法,丰富教学标本和实验材料,培养学生工作和实验操作的技能技巧,为将来从事生物学教学和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让同学们了解自然、亲近自然,体味自然界的博大精深,培养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科学思想。同时也磨练意志,培养团结、密切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实习时间
20xx年7月8日到20xx年7月14日
四、实习地点
淄博市沂源县圣佛山实习基地
五、实习内容
(一)实习日程
实习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描述、采集、调查、记录、压制标本。实习工作分为室外工作和室内工作两部分,两者交替进行。
20xx年7月8日:
早晨8点从学校出发,中午到达圣佛山实习基地,下午老师讲解了实习地点概况、实习计划和具体日程安排,以及实习注意事项,安排同学们熟悉实习地点。
20xx年7月9日和11日:
早晨给每个组分配植物学实习工具,并带领我们沿公路上山,边爬山边认识路边常见植物,对植物做简要记录,并采集植物贴上标签以便制作标本,在山上我们了解到各种各样的植物。下午回来后,把采集到的植物进行压制,并通过课本进行检索,鉴定出植物名称,并由老师检查标本制作效果。晚上对所采集植物整理记录。
20xx年7月10日和12日:
对植物标本进行换纸,进行动物学标本的采集,早晨开始爬山,沿路采集昆虫,中午返回,下午小组组员一部分同学处理所采集的动物标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动物标本鉴定,另一部分同学在实习基地附近捕捉昆虫,补充动物标本。晚上进行整理。
20xx年7月13日:
上午给植物标本换纸,复习所压制的所有植物标本和以采集的动物标本。下午进行考核所学成果。
20xx年7月14日:
实习结束。
(二)采集和制作标本:
植物标本:
1、植物标本采集所需要的工具
①标本夹:供采集标本和压制标本之用。
②修枝剪:用以剪断植物的枝条。
③小锄头:用以挖掘植物的地下部分或石缝中的植物。
④采集袋:收集采集过程中的新鲜标本材料。
⑤吸水纸:用以压制标本时吸收植物水分之用。
⑥绳子:在捆压夹时使用。
⑦野外采集记录本:用于记录植物的产地、生境、特征等各种应记事项。
⑧号牌(标签):用硬纸做成,系于每个标签之上,在野外填写采集人、采集号、采集地等信息。
⑨铅笔、橡皮等文具:用于填写采集记录和牌号等。
⑩照相机:用于拍摄植物形态、生境、居群、植被等的图像资料。
2、植物标本采集要求
①采集完整标本。尽量采集花、果、叶、茎与根等具备的完整标本。
②标本大小要合适。每份标本长度不宜超过40cm,宽度不能超过25cm。
③及时做好相关记录。记录植物的形态特征。
④如果有可能,同种的同号标本应采集2—3份,给以同一标号,每个标本上都要系上号签。
3、植物标本的压制和装订
1)标本的清理
在制作之前要进行清理,除去杂质,使展出的特征更加突出。清理的目的是除去枯枝烂叶和凋萎的花果;若叶子太密集,要适当进行修剪,但要留下叶柄,以示叶片着生情况。标本清理后,应尽快进行操作,否则时间太久,有的标本的花、叶容易变形,影响效果。
2)标本的整理和修剪
注意事项:
①标本大小要适当,美观,将标本折叠或修剪成与台纸相应的大小。
②尽量使枝、叶、花、果平展,使姿势美观,可反折平铺其中一小枝或部分叶片,使部分叶片背面向上,以便观察叶背特征,进行观察鉴定时能看到植物体两面的构造。调整植物体上过于密集的枝叶及花果,注意花果部分不要重叠。花的标本最好有一部分侧压,以展示花柄、花萼、花瓣等各部位的形状。
③茎或小枝要斜剪,以便观察中空或含髓的内部结构。
④大叶片可从主脉一侧剪去,并折叠起来,或可剪成几部分。
⑤草本植物可折成V形或N形、W形。如根部泥土过多,则应整理干净后在压制。
⑥野外采集的弱软花朵花序可散放在餐巾纸或卫生纸中干燥;若为筒状花,花冠应纵向剖开。
3)标本的压制
先将一块标本夹放平,先铺放多层草纸以防标本夹的木条将标本压变形,导致标本的损坏;然后把整理后的植物标本放在草纸上,然后,在标本上再放几张干燥的草纸。每层标本纸上视标本大小而放置标本,每层标本的放置要注意首尾相错,使四周高低一致,以保持整叠标本平衡,使标本夹内的全部枝叶花果受到同等的压力,需不可一侧薄一侧厚。以此类推,大约压制50—80份标本后,最上面盖5—6层麻纸,将另一块标本夹盖在上面,用麻绳进行对角线捆扎,将标本夹四周捆紧,捆时注意四周用力一致,捆得平展即可,捆扎后应使绳索在夹板正面呈X形。注意压制标本时必须按标本编号顺序放好,切不可乱放。捆绑好的标本夹可放在通风处阴干。
压制时应注意植物体的任何部分不要露出草纸外,否则标本干燥时,伸出部分会缩皱,干枯后也容易折断。有的标本的花、果较粗大,压制时常使纸凸起,叶子因受不到压力而皱折,这种情况可用几张草纸折成纸垫,垫在凸起的四周,或将较大部分切下另行风干,但要注意挂同一号的采集标签。
对某些植物过大的根、果不便与标本同时压制的,可挂同一标号的号牌,晾干、晒干,单独妥善保存。
4)换纸
如果要使压制的标本迅速干燥同时能保持原来的颜色,标本压制的最初3—4d内,必须每天翻压1—2次,用干草纸替换湿草纸,遇上多雨天气,标本容易发霉,换纸更为重要,否则就会使标本霉变、落叶、落花或变色。4—5d后可隔天换一次纸,可捆松点,以免损坏标本,直至完全干燥为止。
换纸时,用拿下的一块标本夹放上多层干燥的草纸,然后把标本从湿纸上轻轻移于干燥的草纸上,然后,在标本上再放置几张干燥的草纸,如此操作层层放好。换完后仍按原法捆扎好。换下的湿纸要及时晒干或烘干,备以后使用。在换纸同时必须做到下列工作:
①初次换纸时必须将标本上的叶子翻转,使标本上保持有腹面和背面两种叶子,如干后将叶子翻转则折断放上,这时如果认为叶子过密时还可以适当的疏剪去一部分。
②前几次换纸时必须将覆压的枝条、折叠的叶和花等小心展开,不使折皱。这是压制标本好坏的'关键。
③在换纸的过程中,发现叶、花、果脱落或多余部分需放入纸袋中与标本压在一起,但必须在纸袋外面写上与标本相同的号数如标本混乱时亦不至于发生错误。
④植物标本的质地不同,其干燥速度也不同。有的标本2—3天就干了,有的标本半个月、一个月才干。所以在换纸时应随时将已干的标本取出,以减少工作量。
动物标本:
1、昆虫标本的采集
(1)使用工具
毒杀剂:酒精
毒杀工具:注射器
捕虫网:活泼的昆虫一般适宜用网来捕捉。所以采集昆虫要有捕网、扫网及水网。
三角纸包:外出采集,采到的昆虫不能立即做成标本,可先用三角纸包包好,编号记载后,带回学校制做。三角纸包的大小可由昆虫的大小决定。取较柔软难透水的纸一张折成三角袋。这次实习采用报纸折成的三角带。
(2)采集方法
网捕:网捕主要用来捕捉会飞的昆虫,或停在植物上的昆虫。方法:当昆虫飞来,迎面用网捕捉,当虫子入网后,使网底向上甩,连虫子同网底一起翻到上面来,然后再用手深入网将虫子取出来。
2、昆虫标本的制作
(1)工具:
①展翅板:是用泡沫塑料制成,大小规格没有严格。
②昆虫针:制作昆虫标本时所用的针。
(2)方法:
①针刺法:体型比较大的昆虫或成虫不能展翅的昆虫可以用昆虫针,直接插在适当的位置,这样可以不妨碍对其形态特征的观察,插针时将昆虫放在泡沫塑料板上,将针插在昆虫前胸,使昆虫保持平衡。插针完后把泡沫塑料板置于通风处阴干,待虫体全部干燥。
②展翅法:有鳞翅目的昆虫蝶和蛾类或有膜翅目昆虫,如蜜蜂、蜻蜓等,可用展翅法,作法
是在其身体未干之前呈柔软状态时,用镊子夹取昆虫,放到展翅板上,并选用适当的昆虫用针,从昆虫中胸或后胸的正中垂直插入,针端插在展翅板上,然后用昆虫针把昆虫的前后翅平展开来,前翅向前展开,后翅压在前翅内缘的下面,作飞翔姿态。连续做几只昆虫后,用较长的光滑透明软纸条压在翅上,钉上大头针,使双翅固定下来,放在没有太阳直接照射的地方,以免虫体产生颜色变化。等虫体干燥后,即可取下来放在标本盒内长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