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团队, 一个温馨而富有活力的组织, 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运行中孕育而生。 按照县卫计局文件精神, 顺应全国基层医疗机构都在积极推进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形式下, 家庭医生团队也在快速成长和成熟。 基于居民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和签约服务的特色形式, 我院采取团队服务形式, 即医师为主体, 其他医、 护、 技为副体的形式, 由团队长, 副队长其他成员共同组成的一个医疗体。 再借以基层医疗机构为平台, 上级协作和双向转诊单位为技术支撑的具有区域性辖区特色的家庭医生服务体系。
XXX 签约团队服务 XXX 人, XXX 户 , 其中高血压 XXX 人, 糖尿病 XXX 人, 老年人 XXX 人, 签约团队由队长 XXX 和队员 XXX、 XX、XXX、 XX 组成。 从 XXX 年 XX 月 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之初, 不少群众对这种新的服务模式不理解、 不接受, 甚至还有抵触情绪。
有的说, 我们一家人身体都健健康康的, 不需要你们的服务; 还有的说, 你们这家庭医生今后还指不定问我们老百姓收多少钱呢,我们有了 病就上医院, 没病也不用你们瞎操心……面对种种说法,我们坚信, 只要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好处原原本本的宣传给大家, 把优质的服务送达群众身边, 群众会慢慢接受的。 于是我们开展了 各种各样的宣传: 县上派出专家巡诊团到我们村边义务诊疗, 边宣传签约服务; 乡 镇卫生院出动宣传车、 印制宣传材料到村里进行宣传; 我们在村委大院设置了 宣传栏, 张贴宣传画做宣传; 我自己把内容发到微信朋友圈进行宣传, 同时拿上宣传资料, 挨家挨户 上门宣传。 有时为了 找到一个人, 自己追到田间地头宣传; 对那些白天进城务工的人员, 自己晚上上门做宣传。 通过广泛的宣传, 大部分群众对这种新的服务模式由不理解到观望, 再到逐渐接受, 为我村顺利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打下了 良好基础。
一、 不忘初心、 坚定信心, 扭住目 标不放松;我团队积极主动开展辖区卫生服务工作, 以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家家拥有辖区家庭医生” 的目 标。 我们通过家庭医生签约的方式使家庭医生与签约家庭建立起长期、 稳定、可及的服务关系, 以提高居民健康服务品质。 居民的需要就是无声的命令, 我们团队起早贪黑, 不分严寒和酷暑, 穿梭在百姓当中, 为他们治病解答, 从无怨言。
二、 深入群众、 扎根基层, 瞄准靶向不动摇;由于有了 前期的广泛宣传, 我们团队的首轮上门签约进展的比较顺利, 我们团队辖区共 XXX 户 , 首轮签约了 XXX 户, 部分村民还在观望。 即使那些已经签约的村民, 有的人还是对家庭医生能不能发挥作用心存疑虑。 对此, 我们心里明白, 只有用实实在在的事例, 才能说服人、 教育人。 一年多来, 我们的团队每年不低于 XX 次入户 履约服务, 对 XXX 户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全部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提供诊疗服务, 提高服药依从性; 对签约的重点人群家庭每年不低于 XX 次入户随访。 细致周到的服务, 转变了 群众的观点, 在第二轮签约中, 全服务辖区 XXX 名村民中, 进行面对面签约的有 XXX 人, 签约率达 XXX%, 其中重点人群签约率达 XXX%。
三、 依靠组织、 形成合力, 群众满意是根本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为广大村民已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上, 为签约家庭提供综合健康管理服务, 更加注重主动和互动。 在实践中, 我们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优劣的最高标准和根本目 标, 不断完善服务内容, 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不断优化服务流程, 将服务内容和要求条目化、 公开化, 使服务对象享受“一对一” 的定向服务及“追踪式”健康管理, 通过与村民建立相对稳定的自愿服务关系, 为村民提供主动、 连续的健康责任性管理。 在这一年多的实践中, 家庭医生已经成为全体村民的医生、 朋友, 老百姓头痛脑热首先想到的是向家庭医生咨询, 疑难重症病人需要到上级医院就诊的, 群众都会主动的跟我们协商。 家庭医生团队上门服务更能拉近与居民的距离。 我辖区居民 XXX 老人因脑出血失语, 不能自主进食, 大小便失禁, 瘫痪在床, 这就需要我们团队长期的护理与治疗。 过去老人需下胃管、 更换导尿管等治疗时, 都是家属打 120 到大医院, 花钱多不说, 更浪费医疗急救资源。 总所周知, 周围的诊所没有下胃管的专业人员, 大医院没有出诊服务。 现在有我们家庭医生团队就不一样了 , 我们团队有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执业医生,有护理操作技术过硬的护士, 我们背后有卫生院和上级医院的技术支持, 家庭医生会根据居民的需求, 合理安排医护人员为居民服务。 我们每周上门指导家属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并定期上门更换胃管和导尿管, 教会家属帮病人更换卧位、 翻身, 保持床铺整洁, 及时更换被服。 家属看到我们团队的护士为老人做护理时,动作轻柔、 下胃管导尿技术娴熟, 老人也欣慰的接受, 家属说:
“有你们真好, 有家庭医生团队在, 是我们居民的福音” 。 我的内心被老人的话触动了 , 让我深深体会到老百姓需要我们这样的团队, 照顾他们是我们的责任, 是我们的义务, 更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家庭医生团队关注的不只是生病的躯体、 器官, 而更关心的是一个人、 一个家庭。 要服务好辖区百姓, 就需要比其他专业的医生拥有更多的博爱之心去关心、 爱护、 引导辖区居民。居民的事无小事, 我们要做到更细! 有一天, 我们团队管辖的居民张阿姨打电话说自己头晕, 嘱咐阿姨卧床休息不要走动后, 我团队医护人员快速到达居民家中, 为其测血压 110/70 mmHg, 对于平常人来说这血压属于正常, 可张阿姨平时的血压控制在140~150/80~90mmHg 之间, 询问用药时又说不清自己吃药的情况,为其处理好血压后并交待了 注意事项, 还特意送给阿姨一个药盒(那种把药分成早中晚口 服的药盒) 。 教会她每天晚上服药后把第二天三顿口 服药摆好, 按时用药。 后来张阿姨就没有在吃错过药了 。 这件事告诉我们, 上岁数的老人尤其是正在服药的老人,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减退, 像这种小药盒可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 于是我们团队给一部分服药的老年人免费配送了 这种药盒, 希望老人不要在因为多吃药或少吃药而引起不适出现危险。都说辖区医生团队是辖区居民的贴心小棉袄, 不就是要从身边的每一滴小事做起吗?
各位领导, 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 我们团队虽然做了 一些工作, 但是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一定要再接再厉, 撸起袖子加油干, 找差距、 补短板,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 标,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