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 安全隐患排查建议奖励制度
1为安充分调动全员参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建议的积极性,使公司隐患排查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安全生产动态管理水平,及时发现生产现场人的不安
全行为、设备设施的不全状态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缺陷,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全体员工及外部人员发现生产活动现场存在的各类安全生产隐患,及任何有利于改善公司安全管理活动的建议、改进、小发明等。
3、 权责机构
3.1 评审领导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3.2 评审工作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4、 职责
4.1安全环保部
4.1.1依据法律法规、 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制定和修订本制度;
4.1.2 负责监管各部门对本制度的落实,进行推动、全过程指导、指导、协调和服务,并月度检查和考核;
4.1.3负责收集、整理各部门安全隐患排查记录,对各部门的安全隐患排查情况进行汇总、复评,给出复评意见;全员 安全隐患排查建议奖励制度
4.1.4 每月公布各部门员工建议的数量、人均建议数量(人均建议数量=数量/部门总人数)和建议的参与率(建议的参与率=参与建议人数*1 00%/公司总人数)等指标;
4.1.5 对收到员工建议的各类安全隐患分类评估后,以隐患整改通知单转相关责任部门并限期整改,安全环保部跟进落实。
4.2 各部门
4.2.1成立安全生产隐患建议改善小组,组长由部门经理担任,组员由部门兼职安全员、部门主管及班组长组成;进行日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建立部门安全隐患自查自报系统;
4.2.2鼓励员工或外包工参与安全生产排查建议活动,对建议数量多和在公司推广的好建议、好方法的班组和个人,在当月度考核中给予加分奖励;
4.2.3 负责对本部门安全生产隐患的落实整改,并将已完成整改的隐患项目及时反馈安全环保部(含整改前、后的电子相片)。
5. 员 工建议报告方式
5. 1 员 工隐患整改建议可以个人名义、 多人联名或集体名义提出, 提议须按要求填写《隐患整改建议申报表》, 直接向所在班组、 部门提交。 员 工提交的《隐患整改建议申报表》先由部门主管/经理、总监初评;判定其可行性或退稿;
5. 2 部门文员 收集本部门隐患整改建议, 汇总后于每月 5 日 前提交上月 隐患整改建议原档及电子档给安全环保部;
5. 3 安全环保部进行复评, 给出复评意见;
5. 4 评审小组进行复审, 公布最终评审结果并进行奖励;
5. 5 原则上每月 的第二个星期四下午 1 4: 00 对上一个月 提交的隐患整改建议进行评审,但也可视提交隐患整改建议的份数决定评审时间(原则上评审会上不得少于10份隐患整改建议单);
5.6鼓励员工使用真实名提交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安全环保部对获奖的隐患整改建议和个人名单进行公示。
6. 隐患级别和分类
6.1公司隐患级别定为三级,即:一般隐患、较大隐患、重大隐患;
6.2通常分为 1 1 类: 火灾、 爆炸、 坍塌、 水害、 滑坡、 泄漏、 中毒与窒息、机械伤害、交通车辆伤害、触电伤害、其它。
7.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范围包含以下,但不仅限于所列方面:
7.1 危及安全生产的不安全因素或重大险情;
7.2 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等;
7.3 建设、施工、检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能量伤害;
7.4 停工、生产、开工阶段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中毒;
7.5 可能造成职业病、职业中毒的劳动环境和作业条件;
7.6 在敏感地区进行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重大污染;
7.7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理活动(包括停用报废装置、设备的拆除,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理等);
7.8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
7.9 以往生产活动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和影响;
7.10 在生产经营场所的设施、设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7.10.1 生产经营场所220伏交流电导体外露;
7.10.2 生产场所有洞无盖、临边无安全围护,机械转动设备无罩;
7.10.3楼梯平台无防护栏杆或高度小于2625px, 间距大于 925px, 楼梯坡度大于 45度;
7.10.4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大于 300mm, 踏步: 不符合 1 0 ≤高度≤375px,无防滑设计;
7.11 高处作业(坠落高度2米及以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7.11.1 高处作业人员未戴安全帽、未佩带安全带;
7.11.2 使用安全带无可靠固定扣接处,又未悬挂生命绳(正常作业不承重);
7.11.3当坠落高度超过4米的高处作业,未随建筑物墙体设置安全网;
7.11.4 明知作业人是未成年、 妇女、 有恐高症、 高血压、 心脏病的,还强令和指派进行危险场所作业的(高空、高温、受限空间等);
7.11.5 作业现场未设定安全区域;
7.12 现场作业未配置监管人员;
7.13 在各类池边缘走动、工作的未穿戴整齐救生衣的;
7.14 驾乘车辆时,无车牌,无证件、未戴头盔(摩托车)、酒后、疲劳、超载、超速、未系安全带、接打电话、客货混载、未参加保险以及闯红灯等违法行为的;
7.15 进行危险作业时未执行《危险作业许可制度》、未设置安全警戒、 专人
措施等现象的;
7.16 从事电器、 电焊、 气割、 机动车辆驾驶、 司炉、起吊等特种作业人员未
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未戴防护镜或面罩、未带防护手套、未穿安全鞋、未戴安全帽、未佩戴安全带、未戴工作帽、电工带电作业、未采取接地措施;
7.17 现场指挥人员违章指挥员工进行未采取安全措施的冒险危险作业修改状态 0 次修订文件名称: 全员 安全隐患排查建议奖励制度(征求意见稿)
7.19 员工其他违法行为的;
7.19.1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的;
7.19.2 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搬手、把柄等的操作)违规操作的;
7.19.3 忽视警告标识、警告信号违规操作的;
7.19.4 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相互联络信号的;
7.19.5 开关未锁紧,造成以外转动、通电、或泄气等的;
7.19.6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的;
7.19.7 拆除安全装置的;
7.19.8 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的;
7.19.9 未经许可擅自开动、关停、移动设备的;
7.19.10人员离开忘记关闭设备或未恢复保护装置的;
7.19.11 奔跑作业的;
7.19.12 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的;
7.19.13 机器超速运转的;
7.19.14 冲压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的;
7.19.15 工件紧固不牢的;
7.19.16 用压缩空气吹铁屑的;
7.19.17 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的;
7.9.18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的;
7.9.19 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的;
7.9.20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经过的;
7.9.21 机器运转时加油、维修、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作业的;
7.9.22 攀、坐不安全位置(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转动设备旁)的;)
7.9.23 不安全装束的;
7.9.24 易爆、易燃场所使用明火的;
7.19.25 对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处理错误的;
7.19.26 未穿戴和佩戴本岗位特殊劳动防护用品的;同时可参照国家《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 3861 -2009)。
8. 安全环保部对安全生产隐患处理程序
8.1 安全环保部接到各部门提交的《隐患整改建议申报表》后,编制《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转发给责任部门,要求责任部门限期整改。各部门负责人负责落实整改,定措施、定负责人、定完成期限;
8.2 在隐患治理过程中,责任部门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在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识,暂时停止使用或停车, 对难以停止使用或停车的相关生产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8.3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责任部门写专项报告报安全环保部, 报告包括: 隐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以程度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案等内容;
8.4整改工作结束后,由安全环保部组织检查验收。
9. 奖励
9.1 安全环保部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建议按月进行评估, 事实经查符合规定,根据隐患危害程度、范围和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建议人奖励 50-200 元/项,特别重大安全隐患建议另设奖励;
9.2安全环保部根据各部门隐患建议综合效率和年内无安全事故发生等指标,进行考核评比,评比结果将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绩效评估。说明:1.隐患建议综合效率=参与率*50%+人均隐患排查建议数量*50%;
2.参与率=提交隐患建议人数/部门人数*100%;
3. 部门人均隐患排查建议数量=数量/部门总人数;
1 0. 其他
10.1本制度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5) 互不冲突, 是内容互补关系;
10.2同一提交的隐患建议采取先提报先采纳的原则;
10.3本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安全环保部,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1 1 . 附件
11.1:隐患整改建议申报表(/RE-AB-113);
11.2:隐患等级定性评审标准(/RE-AB-114);
11.3:隐患整改建议奖金标准(/RE-AB-115);
11.4员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建议综合排名汇总表(/RE-AB-1 1 6)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 期:
日 期:
日 期:
附表1: 隐患整改建议申报表
编号: /RE-AB-1 1 3
主 题
建议人: 电话:
部 门
编 号
建议日 期
问题
类别
基础知识
改善案例
问题
部门经理 部门主管 制作人
1 . 原因分析:
2. 整改建议(请详细说明改进办法、 实施方法及程序) :
3. 预期效果(请采用数据推算或事实进行描述) :
4. 结果验证:
5. 评价:
主管审核
经理审核
总监
附表 2:
隐患等级定性评审标准序号
安全隐患状态
隐患等级
隐患类型
一般隐患
较大隐患
重大隐患
1 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 工艺缺陷、 设备缺陷等;
物的不安全状态
2建设、 施工、 检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能量伤害;
物的不安全状态
3停工、 生产、 开工阶段可能发生的泄漏、 火灾、 爆炸、 中毒;
物的不安全状态
4可能造成职业病、 职业中毒的劳动环境和作业条件;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5在敏感地区进行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重大污染;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6、 废弃、 拆除与处理活动(包括停用报废装置、 设备拆除, 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理等);
管理缺陷
7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 过程、 产品和服务;缺陷
8以往生产活动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和影响;
物的不安全状态
9生产经营场所 220 伏交流电导体外露; 全状态
1 0所有洞无盖、 临边无安全围护, 机械转动设备无罩;
物的不安
状态
1 1 楼梯平台无防护栏杆或高度小于 1 125px, 间距大于 925px, 楼
梯坡度大于 45 度;
物的不安全状态
1 2 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大于 300mm, 踏步: 不符合 1 0
≤高度≤1 125px, 无防滑设计;
物的不安全状态
1 3作业人员 未戴安全帽、 未佩带安全带; 人的不安行为
1 4 使用安全带无可靠固定扣接处, 又未悬挂生命绳(正常作业不承重);
的不安全状态
1 5 当坠落高度超过 4 米的高处作业, 未随建筑物墙体设置安全网;
物的不安全状态
1 6 明知作业人是未成年、 妇女、 有恐高症、 高血压、 心脏病的,还强令和指派进行危险场所作业的(高空、 高温、 受限空间等);缺陷
1 7作业现场未设定安全区域;
管理缺陷
1 8现场作业未配置监管人员 ;
管理缺陷
1 9 在各类池边缘走动、 工作的未穿戴整齐救生衣的; 人的不安全员 安全隐患排查建议奖励制度
全行为
20 驾乘车辆时, 无车牌, 无证件、 未戴头盔(摩托车)、 酒后、疲劳、 超载、 超速、 未系安全带、 接打电话、 客货混载、 未加保险以及闯红灯等违法行为的;
不安全行为
21 进行危险作业时未执行《危险作业许可制度》、 未设置安全警戒、 专人监护措施等现象的;
管理缺陷
22 现场指挥人员 违章指挥员 工进行未采取安全措施的冒险危险
作业的;
管理缺陷
23现场指挥人员 指挥员工进行其他违章作业或明知违章作业未
加制止的;
管理缺陷
24 从事电器、 电焊、 气割、 机动车辆驾驶、 司炉、 起吊等特种作业人员 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 未戴防护镜或面罩、未带防护手套、未穿安全鞋、 未佩戴安全帽、 未佩戴安全带、未戴工作帽、 电工带电作业、 未采取接地措施;管理缺陷
25 员 工其他违法行为的: 1 . 操作错误(指按钮、 阀门、 搬手、
把柄等的操作)违规操作的; 2. 忽视警告标识、 警告信号违
规操作的; 3. 开动、 关停机器时未给相互联络信号的; 4. 开
关未锁紧, 造成以外转动、 通电、 或泄气等的; 5. 造成安全
装置失效的; 6. 拆除安全装置的; 7. 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
备的; 8. 未经许可擅自 开动、 关停、移动设备的; 9. 人员 离
开忘记关闭设备或未恢复保护装置的; 1 0. 奔跑作业的; 1 1 .
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的; 1 2. 机器超速运转的; 1 3. 冲压作
业时, 手伸进冲压模的; 1 4. 工件紧固不牢的; 1 5. 用压缩
空气吹铁屑的;16. 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的; 1 7. 冒险进入危
险场所的; 1 8. 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的; 1 9 . 在起吊物下作
业、 停留、 经过的; 20. 机器运转时加油、 维修、 检查、 调
整、 焊接、 清扫等作业的; 21 . 攀、 坐不安全位置(平台护
栏、 汽车挡板、 吊车吊钩、 转动设备旁) 的; 22. 不安全装
束的; 23. 易爆、 易燃场所使用明火的; 24. 对易燃、 易爆
危险化学品处理错误的; 25. 未穿戴和佩戴本岗位特殊劳动
防护用品的;
人的不安
全行为
编号: /RE-AB-1 14
附表 3:
隐患整改建议奖金标准
等级分类 一般隐患 较大隐患 重大隐患
奖金标准 50 元至 1 00 元 1 00 元至 1 50 元 1 50 元至 200 元
编号: /RE-AB-1 1 5
附表4: 各部门员 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建议综合排名汇总表
编号:/RE-AB-116
序列
部门
部门负 责人
部门总人数名)
排名升降
建议数量(个) 奖励金额(元)
人均建议数量(=数量/部门总人数)
参与人次(人)
参与率(=参与建议人数*1 00%/部门总人数)
月 度累积总数
月 度 累积总额
月 度累积平均
月 度 累积人次 月 度(%) 平均(%)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