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养生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微课视频特点设计与制作

微课视频特点设计与制作

来源:华佗养生网


微课视频特点设计与制作

微课的特点及制作环节

微课程是相对于常规的课程而略有短小, 比如实习课程、 技能训练课程、 暑期实践课程等。 这些微课程也需要有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 教学过程等, 是一个相对缩微版的课程。 而微课则是基于“微学习” 而建设的“微内容” , 美国的“一分钟教授” (the OneMinute Professor) David Penrose 还把它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 。

所以, “微课” 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 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 完整的教学活动。 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 目的是最佳效果, 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形式是流媒体, 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 时间是简短的, 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 对于老师而言, 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 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 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微课“位微不卑” 。 微课虽然短小, 比不上一般课程宏大丰富,但是它意义非凡, 效果明显,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微课“课微不小” 。 微课虽然短小, 但它的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非常巨大, 有时一个短小微课比几十节课都有用。

微课“步微不慢” 。 微课都是小步子原则, 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 看似很慢, 但稳步推进, 实际效果并不慢。

微课“效微不薄” 。 微课有积少成多、 聚沙成塔的作用, 通过不断的微知识、 微学习, 从而达到大道理、 大智慧。

微课有许多类型, 比如讲授类、 问答类、 启发类、 讨论类、 演类、 实验类、 练习类、 表演类、 自主学习类、 合作学习类、 探究学习类等等。 目前大多的微课还是以讲授类为主, 其次是实验类。

微课的加工制作方法很多, 根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开展的微课大赛和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提供的一些方法看, 通常有摄像机拍摄、 数码手机拍摄、 录屏软件录制、 可汗学院模式、 用 IPAD 录制、 录播教室录制、摄像设备拍摄后编辑、 运用 Flash 等专用软件制作等方法。

微课强调便捷和实用, 能解决问题就是好微课。 因此微课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制作, 比较平民化。 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可以尽量根据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高标准来制作。 微课的形式,有许多种:

1、 视频。 用摄像机拍摄。 这是最基本和常用的方法。

2、 PPT。 用 PPT 制作好后, 插入解说的配音, 或者不用解说用背景音乐, 然后转成流媒体播放格式。

3、 FLASH。 用 FLASH 制作动画, 也可以加入解说或配音。

4、 三维动画。 用二维、 三维或其他形式制作, 加上配音。

5、 其他软件制作。 其他软件制作, 转成播放格式即可。

“五个环节”从技术的角度看, 微课制作时要注意:

1、 拍摄。 拍摄场地需要有较好的吸声效果, 不能混响太大, 如果是在一般的教室中拍摄, 可以在四周装上绒布窗帘。 拍摄场地的光线应保证充足, 布光均匀。 为了保证统一的光线效果, 最好关闭现场的窗帘, 用现场灯光。 拍摄时要注意摄像设备的位置、 景别、构图和镜头运动等。 不论是全景、 中景、 近景还是特写, 都要将主体安排在视觉中心位置。

2、 录音。 尽量用领夹式无线专业话筒, 它的频段几乎不受外部噪音和其它无线系统的干扰, 拾音质量高, 能保证声音的高保真。后期还要进行降噪、 声道处理等。

3、 编辑。 镜头内容要符合视觉习惯和思维规律、 镜头类型要符合视频主题和内容需要、 视频技术要符合规范要求和表现清楚。 镜头的组接要符合组接原则, 要合乎认识和思想的逻辑, 要遵循镜头调度的轴线规律。 景别的过渡要自然、 合理, 光线、 色调的过渡要自然等。

4、 PPT。 微课视频中的 PPT 处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1) 用摄像机拍摄投影屏。 这样可以看到教师的讲解和课件的演示过程,但拍摄的 PPT 画面可能闪烁, 屏幕可能拍得不清晰。

(2) 将投影的VGA 信号单独录制。 这种方式能实时录制课件的动态影像, 清晰度高。 但是不能展示老师用教鞭或激光笔指点的授课情况, 后期修改不太方便。

(3) 后期制作时在视频中插入全屏多媒体课件。 这种方式清晰度高, 制作精良, 修改方便, 但制作周期较长。

(4) 在后期利用编辑软件制作。 这样效果最好, 但制作最为复杂, 需要较长的编辑制作时间, 只适用于简单字幕和图片的 PPT, 不适合动态的多媒体课件。

5、 字幕。 屏幕文字主要包括片头字幕、 片尾字幕、 唱词和字幕条。 片头字幕主要是给出视频课程的标题、 主讲人等信息。 片头字幕一般用静态的文字, 也可适当加入动画。 片头字幕呈现时间要足够长使观众能看清楚, 一般需要 6-10 秒, 文字的大小要合适。 片尾字幕是给出版权单位、 制作单位、 录制时间等信息。 唱词指教师讲课与学生说话的内容。 唱词要注意规范性, 字体和字型的选择要稳重, 可以选择黑体等常规字体。 文字的颜色要与视频的主色调和谐并且能够看得清楚、 明显。 唱词出现的时间要略早于说话时间, 消失时间略晚于说话结束时间。 字幕条主要起到说明的作用, 包括学校名称、 教师信息、 图表标注等。 可以竖排或横排, 在字体、 字型的设计上可以带有一定的艺术色彩和表现力。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