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 要求,落实教体局有关规定,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对学生作业管理工作规定如下:
一、 作业布置具体措施
1. 控制作业总量。 一二年级教师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五年级不同学科总时间不超过 1 小时。 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 90 分钟。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都要参照当天其他教师布置作业时间的设置。
2. 作业的布置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 认真精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习题, 以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并培养其熟练的技能技巧。 要有一定量的实践性、 活动性的作业。 同备课组作业量及内容应基本一致,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保证学生睡眠八小时时间, 作业布置科学定量。
3. 课堂作业原则上小学除语文数学外, 其他作业, 当堂完成作业, 不得有课外作业, 其它学科课堂作业要求在课堂内完成。 初中学生只布置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五学科的书面作业。 周末、 寒暑假、 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4. 各教师要对学生分类, 研究确定分层作业内容。 不得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作业, 不允许出现让家长代改作业现象。
5. 凡布置给学生的作业, 教师都必须会做, 新教师还应先做一遍, 了 解作业的难易程度和容易出现的问题, 以利于对学生作业进行指导。 还要注意不整齐划一要求, 要分类要求。
6. 作业份量应适当, 难易应适度。 应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 针对不同对象布置不同程度不同数量的作业。
7. 指导做作业的方法, 要求学生按各学科所定要求完成作业。
8. 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 及时认真处理作业, 指明作业的正误, 并做好作业 讲评, 对个性问题要努力做到面批面改。 作业本(含作文) 应以下次作业前处理好发给学生,批改要规范、 认真。
9. 作业完成情况要正确及时反馈, 评语要实事求是,既要指出缺点和不足之处, 又要肯定优点, 鼓励前进。 要求学生及时更正作业中的错误, 以便以后的复习。
二 学校处理办法
学校不定期进行检查, 对情节较为严重进行通报, 并做出书面检查; 对情节较为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 给予警告处分, 扣除当事人相关绩效工资, 并做出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