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麻鱼是海鳗。这是一种凶猛的底层鱼类,游动的速度很快,通常在水深50-80米的地方生活。由于它是肉食性鱼类,通常以鱼、虾、蟹、乌贼等为食,到了7-11月份,则会进入产卵期。和很多鱼类不同,它的幼鱼需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变为成鱼,整个过程需要15天左右。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汕尾麻鱼是什么鱼
汕尾麻鱼是海鳗。这是一种凶猛的底层鱼类,游动的速度很快,通常在水深50-80米的地方生活。由于它是肉食性鱼类,通常以鱼、虾、蟹、乌贼等为食,到了7-11月份,则会进入产卵期。和很多鱼类不同,它的幼鱼需要经过发育才能变为成鱼,整个过程需要15天左右。
通过以上关于汕尾麻鱼是什么鱼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汕尾麻鱼是什么鱼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潮汕话里的 “ 麻鱼 ” 是什么鱼呢?
鳗鱼
潮语:(麻鱼)同音字
百度百科连接,鳗鱼
:http://ke.baidu.com/view/335479.htm
您问的应该是,海鳗:http://ke.baidu.com/view/24501.htm
在潮汕所有的鳗鱼,笼统的说都叫麻鱼!
在潮汕,市场卖的那种麻鱼(海鳗),是一节一节切的卖,有需要也可以买整条!一条几十斤至上百斤!
也有小的麻鱼,叫白麻(白鳗)那个很小一条,1斤上下都有!(鳗鱼)麻鱼是总称,有很多种的!
我也是潮汕人,写的不好,您就将就着看看!
话说汕尾麻鱼膘
麻鱼其实就是鳗鱼,在汕尾地区我们都习惯称麻鱼。汕尾的麻鱼可不一般,汕尾的麻鱼可是上过电视的,当年可是曾经轰动过的。当年,广东卫视《老广的味道》的摄制组登上汕尾渔民的小船,全程跟拍汕尾渔民在那美丽的红海湾海域捕捉麻鱼的过程。这些片断,在网络可以搜索到,可以让人经常回味。
红海湾的海洋环境、水质是举世闻名的优良,在这出产的海鲜都是以鲜味而闻名。刚从海里捕捉到的麻鱼更是肉质细嫩、鲜美无比,菜式花样也多,汕尾人对麻鱼美食的追求总是无止境的。麻鱼头可与天麻搭配来个天麻鱼头汤,或来个麻鱼肉炒咸菜,或来个麻鱼肉油焖蒜头;或来个麻鱼春炒芹菜,或炒粿条;或来个麻鱼粥;或来个姜丝清蒸咸麻鱼……
遇上这新鲜的麻鱼,说着,说着,都让人有些失控,脑中不自觉地跳出一系列让人馋涎欲滴的汕尾特色麻鱼菜式。
扯得有些远了,今日要说的是汕尾麻鱼膘。好吧,让我们好好说说麻鱼膘。鱼胶即为鱼鳔的干制品,富胶质,故名鱼胶,也称鱼肚、花胶。但汕尾人都喜欢叫作鱼膘。
汕尾人是出了名的“嘴”,对于海鲜,更是无鲜不吃。从海里捕捉上来的麻鱼,那鱼头、鱼肉、鱼春、鱼膘等等,人们都一一合理利用、享用。刚从鱼肚分割出来的鱼膘,经清理后,就进行晒制。晒制后的麻鱼膘颜色偏白透亮,质地偏薄,口感润滑黏腻。这样优质的麻鱼膘却不是轻易就能买到的,虽价格略贵,但却是抢手货。
由于鱼膘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钙、铁、硒等多种微量元素。能增强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食欲,有利于防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病症;能增强肌肉组织的韧性和弹力,有利于增强体力,消除疲劳;能使肌肤看起来光滑饱满,有利于皮肤柔软、富有弹性。且易于吸收和利用,更是与燕窝、鱼翅齐名,素有"海洋人参"之誉。因而备受人们的青睐。
汕尾人懂得吃,对着这营养价值极高的鱼膘更是喜爱,对麻鱼膘更是偏爱,汕尾的人们总喜欢用鱼膘搭配各种食材来炖汤。
听朋友说,只要是本地晒制的麻鱼膘一上市就脱销。要买只能预约,没想到汕尾的麻鱼膘这么受追捧的。好货难遇。上个月突然来货了,朋友第一时间就通知,为了解馋,买了一些来试吃。果然极其鲜美回味,那道鱼膘搭配猪肚汤,那道鲜虾搭配鱼膘青瓜汤,那口口汤汁无比鲜美,连挑食的小孩都喜欢喝。这一道道汤汁,对得起,汕尾麻鱼膘那闻名遐迩的名声。吃过的人,都纷纷称赞着、回味着。
在汕尾地区富贵人家炖鱼膘汤,经常总喜欢来个麻鱼膘鱼翅鸡汤或海参麻鱼膘鸡汤。平常人家炖鱼膘汤,总喜欢来个三牙鱼膘猪肚汤或鲜虾鱼膘青瓜汤,或者,偶尔来个麻鱼膘小米粥。身为平常人家,我是喜欢鱼膘搭配猪肚,鲜虾搭配鱼膘青瓜的,这样一道道美味又营养的汤,或许是每位家庭主妇,每天必须要做的功课,每天做出家人爱吃且对身体有益的食物,是必须又是重要的。
专家说,鱼胶的品种是很多的,市面上常见的鱼胶都是经过论证对人体有非常好的效果的名胶。一般市面上常见的鱼胶有鳗鱼胶,北海鱼胶,赤嘴鱼胶,白花胶,蜘蛛肚胶,金龙鱼胶,黄花胶,鮸鱼胶等等。鱼胶品种不同,具体的效果方面也略有不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并不是说越贵就越好,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着专家这话,没有汕尾麻鱼膘的日子,或许,吃着其它品种的鱼膘,回味着汕尾麻鱼膘也是不错的选择。
汕尾渔民捕“麻鱼”,一次下1000多个鱼钩,鱼贩争相写纸条竞价
广东人无时无刻都在追求食物的鲜味,有句老话叫“不时不食,不鲜不食”,河海交错的地理环境,让爱吃海鲜的老广们有了“鲜在当下”的习惯。
老广们认为食材离开了生存环境越久,食材就越不新鲜,靠海生存的渔民更是遵循着速度法则。清晨5点的汕尾红海湾还在沉睡。渔民们已经装好鱼饵,准备出海了。
出海打渔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看天气如何,还有潮水也要配合得好才能顺利出海,出海当天回来,必须要把鱼新鲜的捞回来,中午以前把新鲜的鱼出售出去才是最重要的,时间相当的紧张。
汕尾有一种当地叫“麻鱼”的鱼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海鳗,属于凶狠的底层鱼类,经常栖息在水深50-80米底质为沙泥或岩礁的海区,不管是鱼、虾、蟹都是它的食谱,天气转冷的时候,就要游入浅滩产卵,所以这种鱼只在11月中旬到来年1月才能捕到,渔民们朝着太阳即将升起的方向,需要驱船20海里,才找到适合下鱼钩的海域来钓到这种麻鱼。
捕鱼没有秘诀,全凭多年积累的经验,捕鱼的时候一次要下1000多个鱼钩,等到最后一个鱼钩下水,第一个鱼钩也可以收鱼了,捕鱼也全靠运气,几千个鱼钩捉不到一条鱼是常有的事。
有麻鱼上钩的时候,需要两个人配合拉线,渔船顺着鱼游走的方向追,配合稍有差池,鱼就会溜走。
这种麻鱼相当的凶悍,一口尖牙利齿,如果不小心被咬到是要掉一大块肉的,而这种鱼价格也不便宜,一条经常可以卖到上千元。
渔民当天出海当天中午回,大概要在海上作业7个小时。渔船还没返港,收购麻鱼的人早已在码头边等候,买卖的方式遵照当地传统,买家把价格写在小纸条上,不让别的买家看到,分别交给船老大,价高者得。
麻鱼肉质紧致,带有海鲜特有的鲜味,鱼头、鱼、骨头煲汤,鱼肉可以煮粥、焖炒或者清蒸,但麻鱼的最佳配角非潮汕的咸菜莫属。
吃货们都知道潮汕有三宝:鱼露、菜脯和咸菜。潮汕咸菜以大芥菜为原料加盐腌渍而成,是当地人居家过日子必备的小菜。
用蒜蓉和姜丝爆香,倒入鱼块翻炒,加入潮汕咸菜和芹菜。麻鱼吸收后既可去除腥味还能提鲜。
还有一种烹饪方式也是汕尾独有的,用盐将麻鱼腌制,鱼肉中的蛋白质在盐的作用下凝固,去除多余的水分,经过腌制的鱼肉蒸出来后更加鲜嫩爽滑,腌20分钟就可以蒸了,不在海边的人是绝难品尝到这种好滋味的。
广东人懂吃会吃,食材百变多样,我也一直想做一些广东 美食 的推广,今天分享的是《老广的味道》中的内容,其他内容也会陆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