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伤案件调解协议签署后可撤案。机关在侦查阶段认为情节轻微、危害不大,可直接撤案;自诉案件宣判前,自诉人可原则上撤回自诉撤案。撤案仅限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案件,决定权在办案机关。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法律分析
轻伤案件立案后签署了调解协议的,在一定情形下会撤案。在侦查阶段,机关认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刑事和解后,机关直接撤案;如果由人民受理的自诉案件,宣告判决前,自诉人原则上可以撤回自诉撤案。可以撤案的只是针对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案件,是否撤案的决定权在办案机关。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拓展延伸
打架后签署谅解书和取保候审,是否还需要撤销案件?
根据法律规定,打架后签署谅解书和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必须撤销案件。签署谅解书和取保候审只是一种暂时的处理方式,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案件的撤销需要经过的审查和决定,具体情况还需根据案件的性质、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以及的判断来决定。因此,即使签署了谅解书并取保候审,撤销案件的决定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意见。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打架后签署谅解书和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必须撤销案件。案件的撤销需要经过的审查和决定,具体情况还需根据案件的性质、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以及的判断来决定。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意见。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二节 取保候审 第九十三条 执行取保候审的派出所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告知被取保候审人必须遵守的规定,及其违反规定或者在取保候审期间重新犯罪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二)监督、考察被取保候审人遵守有关规定,及时掌握其活动、住址、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及变动情况;
(三)监督保证人履行保证义务;
(四)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以及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应当及时制止、采取紧急措施,同时告知决定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六条 人民、人民和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二节 取保候审 第九十条 机关在决定取保候审时,还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与其犯罪活动等相关联的特定场所;
(二)不得与证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同案犯以及与案件有关联的其他特定人员会见或者以任何方式通信;
(三)不得从事与其犯罪行为等相关联的特定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机关应当综合考虑案件的性质、情节、社会影响、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关系等因素,确定特定场所、特定人员和特定活动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