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双方在医疗事故赔偿争议中,可以协商解决,也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或向提起诉讼。协商解决时,应制作协议书,明确双方基本情况、事故原因和赔偿数额,并签字确认。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可进行调解,遵循双方自愿原则和法定赔偿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后,双方应履行;调解不成或一方反悔,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法律分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提起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拓展延伸
医疗事故导致的医疗纠纷及赔偿程序
医疗事故导致的医疗纠纷及赔偿程序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导致患者或其家属与医院产生纠纷,并寻求相应的赔偿。处理这类纠纷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首先,当发生医疗事故后,患者或其家属应及时与医院沟通,了解事故的具体情况。其次,双方可以尝试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方案。如果协商无果,患者或其家属可以向相关的医疗监管部门投诉,并提供相关证据。监管部门将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在赔偿程序方面,通常需要提供医疗记录、证明事故的相关证据以及损失的详细清单。最后,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医院或其保险公司将进行赔偿。医疗事故导致的纠纷及赔偿程序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寻求专业的法律意见,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护。
结语
在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中,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纠纷,也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或直接向提起民事诉讼。协商解决时,应制作协议书明确双方基本情况、事故原因、事故等级及赔偿数额,并由双方签字。对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情况,卫生行政部门可进行医疗事故偿调解,遵循当事人自愿原则并依据相关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成功后,制作调解书并履行协议;调解不成或一方反悔,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处理医疗事故纠纷及赔偿程序需要遵循一定步骤,包括与医院沟通、协商解决、投诉监管部门、提供证据等,同时需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寻求专业法律意见,以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