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生前并不是富人,为何死后封为财神?
来源:华佗养生网
说到比干,人们可能会对他的印象是一位非常老、非常瘦的智者,身着白衣,头戴白环,展现出一种为国为民的好形象。这样的比干并不富有,但他最终被封为财神。那么,为什么他会这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比干,子姓,华夏族,沫邑人,因封于比邑,故称之为比干,也称王子比干,商王文丁之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是殷商王室的重臣。比干自幼聪慧,勤奋好学,二十岁时被任命为少师,辅佐商王帝乙。后来,他接受托孤之重,辅佐商纣王帝辛,被封为亚相,历经两朝,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比干与微子、箕子并称为殷商三大忠臣。他在位四十多年,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被誉为亘古忠臣。
关于比干的死,有多种说法。一是被纣王治罪,二是因直谏触碰纣王底线被赐死。历史记载商朝末年纣王无道,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比干因直言进谏而被杀。还有一种说法是来自小说《封神演义》,比干火烧了九尾狐的老巢,被设计害死。
比干生前并不富有,为什么在封神榜被封为财神呢?首先,比干是殷商的忠臣,因此,他的清廉是当之无愧的。但是,说他穷得叮当响有些夸张。比干二十岁时就担任太子帝乙的辅导老师,工资绝对不低。后来,他被纣王封为亚相,负责农牧业生产和金属制造。古代官吏的俸禄主要有土地、实物、钱币等几种形式。比干是殷商亚相,他的受封范围肯定高于他人。
其次,比干在位期间,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金银钱币在他的管辖范围内。也就是说,比干在这方面具备丰富的管理工作经验,是专业对口的,能够为人们创造更多的财富。最后,比干死后,周武王封他为国神。周文王《易系词》中说:比干是故蓍之德,国而神。国神通常指的是文曲星和武曲星,古代为官的分为文官和武将,文官都将文曲星视为保护神,武将都将武曲星视为保护神。而国神也就是禄神,禄神是民间信仰中主管官禄之神。禄是养命之源,也可以理解为俸禄,有诗云:财是世上养命根。有禄者自然为官为将,吃喝不愁,世人谁不希望如此呢?因此,比干被封为财神。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