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生平:人物简介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谥号:文忠。唐朝莆田望族九牧林后裔,1785年生,清朝中期户籍福建侯官。林则徐于道光七年所撰的《先考行状》中记述:“府君讳宾日,号阳谷,系出莆田九牧林氏,先世由莆田徙居福清之杞店乡(今海口镇岑兜村),清初再徙省治(福州)。”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是魏源对他的评价),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12月)受命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
林则徐生平:人物简介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谥号:文忠。唐朝莆田望族九牧林后裔,1785年生,清朝中期户籍福建侯官。林则徐于道光七年所撰的《先考行状》中记述:“府君讳宾日,号阳谷,系出莆田九牧林氏,先世由莆田徙居福清之杞店乡(今海口镇岑兜村),清初再徙省治(福州)。”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是魏源对他的评价),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12月)受命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所处时代:清代。出生地:福建候官县左营司巷(现福州市中山路19号)。去世时间:1850年11月22日(庚戌年)。主要作品:《即目·万笏尖中路》《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出嘉峪关感赋》《程玉樵方伯德润钱予于兰州藩廨之若已有园》《次韵答陈子茂德培》等。主要成就:“刀客”治水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
关于林则徐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林则徐的诗词 点此查看林则徐的详细内容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即目·万笏尖中路》、《出嘉峪关感赋》、《塞外杂咏》、《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次韵答陈子茂德培》、《即目·万笏尖中路渐成》、《柬全小汀》、《程玉樵方伯德润钱予于兰州藩廨之若已有园》、《题双松山馆二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一》、《题双松山馆二律·停车未共长官亲》、《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已酉年九月自滇归闽》、《高阳台·和嶰筠前辈韵》、《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已酉年九月自滇归闽,同人赠言惜别,途中》、《程玉樵方伯德润钱予于兰州藩廨之若已有园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二、墓地
林则徐墓,在福州市省军区内,郊马鞍村金狮山麓,坐北向南偏东南57度,面对五凤山。平面呈如意形,其墓为三合土夯筑,五层墓埕,面宽14.6米,纵深37米。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后护坡正中饰一圆形的“寿”字,直径0.82米。 封土前竖立一块高1.08米、宽2.55米、厚0.16为的墓碑,一是御赐祭文,一是御赐碑文。正中的供案桌上立长方形石碑牌,上镌楷书56字,写法属传统形式,读时先中行,继右行,随之左行,再回读右而后左,余此类推。 碑牌上所列官衔都是林则徐的,按当时“父以子贵”的规例,做父亲的死后也可以享用。供案左右的转角柱上镌有对联:“百丈松楸驯鹿土,千秋佳节卧牛眠。”碑面阴刻:“皇清诰封资政大夫、两淮盐政、前江苏按察使晹谷林公、配陈夫人,男少穆公、妇郑夫人,出继男雨人公、妇李孺人寿域。道光丙戌年仲夏吉旦立。”楷书,直下11行(读序自中、左、右),字径12厘米。 碑文中的“晹谷林公”为林则徐父林宾日(1749~1827年);“陈夫人”为林则徐母陈帙(1759~1824年);“少穆公”即林则徐,“郑夫人”为林则徐妻郑淑卿(17~1847年);“雨人公”为林则徐弟林霈霖,“李孺人”为霈霖妻李氏。此墓系清道光六年(1826年),林则徐因母丧守制,为其父母营造的,林则徐逝世后附葬于此。
三、著述
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作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过少数民族,但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生平爱好诗词、书法,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书》《荷戈纪程》等著作。所遗奏稿、日记、公牍、书札、诗文等,建国后辑为《林则徐集》。
四、墨宝书法
林则徐书法的主要成就是行草,而又以《集王圣教序》为基本路数,属于传统派系,通篇秀劲乃其可贵之处。同时,从林氏楷书作品亦足可见其临池之功力。林氏在1827年(道光七年)《跋沈毅斋墨迹》中说:"初学临摹辄舍唐人矩范而躐等于钟张羲献,是犹未能立而使之疾行,僵卧必矣。"(《云左山房文钞》卷四)可见,林氏有自己的学书心得,从唐人入手是他的主张。实际上,林氏并没有忽视"取法乎上"的传统共识,其楷书,不拘泥于某家框架,也并不纯然是唐人的规矩,还在点划使转之间偶尔透露出晋人的风度,愈是晚期之作愈如此,这不能否认是林氏的聪明。 在林氏传世的尺牍墨迹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书法艺术珍品:不光是指其史料价值。他的手札,相对大件书法作品,往往笔墨更加轻重随意--或下笔边绵,或错落有致,或倚侧生姿。尤其是在对亲朋好友吐露胸怀时,更无疑虑矜持,笔随情发,一泻自然而已。有时家书语句,更现朴讷真情,读令人肃然起敬。如《谕儿书》:"尔若堪弃文学稼,是余所最欣喜者。盖农居四民之首,为世间第一等最高贵之人"。 林氏的书法取势,端重安详,绝无矫揉造作的气息,虽不属于雄强一路,但他在鸦片战争中力主禁烟积极抵御英军入侵的举止却是惊天动地的,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他所拥有的是一股中华民族固有的浩然正气、凛然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