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翊东的个人履历如下:教育经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1994年毕业,期间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在清华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联合培养项目中留学,专注于应变量子阱激光器和放大器增益特性的研究,并提出拉伸应变量子阱的高微分增益和窄线宽理论。工作经历:NEC光无线器件研究所:1994年加入,专注于光纤通信领域1.3
199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作为清华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合培养博士生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荒井研究室留学,在此期间从事了应变量子阱激光器及放大器增益特性的研究。在理论上明确提出拉伸应变量子阱具有高微分增益和窄线宽的新论点;采用单层拉伸变量子阱有源区结构, 成功...
黄翊东教授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实践机会。另一位著名导师是谷源涛教授,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机器学习和信号处理理论与方法,在信息探测、智能感知与数据决策等应用领域有深厚的科研经验。除了黄翊东和谷源涛教授外,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导师,如陈宏伟、...
除了黄仁勋外,本次当选的华人院士还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陈经广、科技大学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刘纪美等12位华人学者,以及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黄翊东、中山科学研究院顾问苏玉本等外籍院士。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工程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五、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的荣誉...
第一任系主任 孟昭英第二任系主任 李传信第三任系主任 吴佑寿第四任系主任 张克潜第五任系主任 董在望第六任系主任 龚克第七任系主任 冯正和第八任系主任 王希勤现任系主任 黄翊东
美国工程院成立于19年,是工程学界的顶尖学术机构之一,主要表彰在工程研究、实践、教育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专家。黄翊东教授于1994年从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NEC公司任研究员,2003年回清华任教。他长期从事微纳结构光电子研究,为光电子芯片企业做出重要贡献。Marco Amabili教授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任教...
清华大学博导名单如下:控制与决策研究所:教授:周东华、叶昊、王凌、何潇 研究员:吉吟东 副教授:尚超 信息处理研究所:教授:朱松纯、张长水、张学工、周杰、李梢 研究员:李军、陆文凯 副教授:江瑞、高飞飞、汪小我、冯建江、鲁继文、赵虹、古槿、谢震 系统工程研究所:院士:管晓宏、Tamer Basar 教授...
此外,共同入选本届工程院院士的还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执行副校长周以真(Jeannette M. Wing)、曾任IEEE、马里兰大学教授的刘国瑞(K. J. Ray Liu)等人。本期新增的外籍院士则包括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电子工程系前系主任黄翊东等人。这些院士的当选,进一步彰显了美国国家工程院在工程学界的权威性...
1994年,黄翊东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他在此期间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1991年至1993年,他在清华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联合培养项目中留学,专注于应变量子阱激光器和放大器增益特性的研究。他的理论工作独树一帜,提出拉伸应变量子阱的高微分增益和窄线宽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
院士:戴琼海 教授:陈峰、季向阳 副教授:吴热冰、张靖、刘烨斌、索津莉 助理教授:乔晖 信息光电子研究所:教 授:陈宏伟、陈明华、郝智彪、黄翊东、刘仿、罗毅、孙长征、张巍、郑小平 副教授:鲍捷、崔开宇、冯雪、霍力、马骋、盛兴、王健、汪莱、熊兵、薛晓晓、张洪明 讲 师:林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