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养生网
宋代点茶茶具12件图片
相关问答
宋代点茶茶具12件图片,点茶茶具介绍

宋代审安老人选取的点茶道茶具12种,又称为十二先生,包括烘茶炉、茶臼、茶碾、茶磨、水杓、茶罗、茶帚、盏托、茶盏、汤瓶、茶筅、茶巾。今天倍领网就来盘点一下宋代点茶茶具12件图片,以及这些茶具的特性和功用。1、韦鸿胪 名文鼎,字景旸,号四窗闲叟。韦鸿胪指的是炙茶用的烘茶炉。古代竹简多用韦编,即用皮绳编连竹板,故以韦为姓

宋代“十二先生”,你知道几位

“竺”表明用竹制成,茶筅配合汤瓶点茶,用于击拂,故称“副帅”。茶筅于茶盏内击拂,泛起众多茶沫,色泽如雪,细密如波涛,故名“善调”,字“希点”,号“雪涛公子”。12、茶巾:司职方 | 名成式,字如素,号洁斋居士 | 司职方指提清洁茶具用的茶巾。“司”表明为丝织品,“职方”是掌管地...

十二先生十二先生渊源

十二先生出自南宋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审安老人真实姓名不详,他于宋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集宋代点茶用具之大成,以传统的白描画法画了十二件茶具图形,称之为“十二先生”。并按宋时官制冠以职称,赐以名、字、号,足见当时上层社会对茶具钟爱之情。 “图” 中的“十二先生”,作者还批注“赞...

最有“官威”的12款茶具,听过3个算你赢!

提点,是官名,宋代设有各路提点刑狱公事,主要负责司法、刑狱等。这款器具取名提点,指提瓶点茶的意思。11竺副帅 茶筅,用来点茶击拂之用。茶筅是用截取的竹子制作,竺与竹同音,故以竺为姓。茶筅配合汤瓶点茶,用于击拂,说明了它在茶具中的地位和职称,故称副帅。而且当时点茶有很高的要求,蔡襄在...

宋(含金、辽)茶具

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也列举了如碾、罗、盏、筅等茶具,与蔡襄的记载基本一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宋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这幅作品在咸淳五年(1269年)集结了宋代茶具精华,通过白描画法呈现了十二件茶具,被命名为“十二先生”,并赋予官职和名称,体现了当时社会对茶具的热爱。图中每一件茶具...

图解宋代饮茶方式 | 宋代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中的“十二先生”

了解宋代饮茶方式,从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中“十二先生”形象有趣的描述开始。这组“十二先生”不仅以拟人化的方式展现了宋代饮茶用具的质地、形制和作用,更使这一传统技艺充满了艺术的气息。韦鸿胪,作为炙茶用的茶笼,其竹制的材质、烘炉的官名,以及四面通风的形制,展现了一种精致的实用性。木...

宋代点茶器具介绍

宋代点茶茶具12件:烘茶炉、茶臼、茶碾、茶磨、水杓、茶罗、茶帚、盏托、茶盏、汤瓶、茶筅、茶巾。宋代审安老人选取点茶道中的十二种器具,根据其特性和功用,以拟人化手法赋予其姓,配以名、字、号,拟以官爵,系以赞,并附以图,绘成《茶具图赞》,又称“十二先生”。

图解宋代饮茶方式 | 宋代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中的“十二先生”

12. 司职方:茶巾,丝织品,官名暗示其方形的形状。宋代点茶步骤主要包括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熁茶、点茶。斗茶是宋代流行的艺术活动,各步骤均需技巧与经验。点茶是关键工序,分为静面点、一发点与融胶法等方法,其中融胶法为宋徽宗赵佶最推崇的七汤点茶法。宋代饮茶文化不仅强调茶具的实用性...

宋代点茶3

这十二件茶具分别是:韦鸿胪(茶笼)、木待制(木椎)、金法曹(茶碾)、石转运(茶磨)、胡员外(茶杓)、罗枢密(茶罗)、宗从事(茶帚)、漆雕秘阁(茶托)、陶寳文(茶盏)、汤提点(汤瓶)、竺副帅(茶筅)和司軄方(茶巾)。宋代点茶法有一套独具审美的茶具。从茶艺与茶道精神来讲,宋代...

宋代点茶茶具12件

1. 茶壶:宋代茶壶采用瓷制,常见的有青瓷、白瓷、黑瓷、象牙瓷等。其特点是小巧精致,造型风格简洁,线条流畅。2. 茶杯:宋代茶杯也以瓷制为主,大小多样,形状各异,有盏杯、盖碗、隔热杯等,釉色清雅,花纹简洁。3. 茶盘:宋代茶盘多为木制,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有装饰纹饰,用于装茶具、水盂及...

猜你还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