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二叉树中第一个非叶子结点的编号=树中最后一个节点的编号 / 2 第一个非叶子结点编号为2,即非叶子节点有两个。那么,叶子节点个数 = 总节点个数 - 非叶子结点个数 3 = 5 - 2;题目: 叶子结点 = 1001 - 1001 / 2 = 501
在完全二叉树中, 第一个非叶子结点 其实就是 最后一个叶子结点的父节点。假定父节点为i;则 其左叶子为2i+1 , 右叶子为2i+2;则当叶子节点为n-1时,就有了上面这位兄弟的n/2 -1 的结论
完全二叉树的叶子结点数T / 2向上取整 = 50,所以非叶子结点数为50,因此编号为50
1、最右非终结结点子树个数为二时,非叶结点数 = 124 1 = 123 =124-1=123 =1241=123 二叉树结点总数 = 124 + 123 = 247 =124+123=247 =124+123=247 S = 120 , T = 4 S=120,T=4 S=120,T=4 第n-1层结点数量为: (即 S / 2 + T S/2+T S/2+T) ...
满二叉树的个数是奇数,所以n/2得到的结果是(n-1)/2,所以是肯定会使一半的之前。而对于完全二叉树,特性就是叶子节点比非叶子节点的个数多一个,所以最后一个非叶子节点就是(n)/2.
void Getnum(BTNode *t,int *n,int *m)//n是叶子节点数,m是非叶子结点数 //其中n,m的初值为零 { BTNode *queue=new BTNode[50];//初始化一个队列 BTNode *T=t;int rear=0,front=0;if(!T) return;//若树为空,则返回 queue[rear++]=T;while(rear!=front){ T=queue[front++];...
前序序列:0134256后序序列:3415620中序序列:3140526 问题七:完全二叉树中 为什么最后一个非叶子结点的下标是(n-1)/2 因为它是最后一个节点的parent 问题八:统计二叉树非叶子结点数目(数据结构考试题) void PreOrder(BiTree root,int *count){ if(root!=NULL){ if(root->LChild!=NULL |...
然后计算关于子树高度差的节点,如果绝对值不大于1,是平衡的。例如: a/b/c/d/e 高度为 d: 1e: 1b: 2c: 1a: 3,a 高差为1,b 为0c 为0,叶节点无法计算,必须为0。上面例子中的二叉树是一个平衡二叉搜索树。考虑这个例子 a/b/c/d/e/f 的高度为 f: 1d: 2e: 1b: 3c: 1a:...
图解:最小堆构建、存储、插入、删除过程最小堆最小堆是一棵完全二叉树,非叶子结点的值不大于左孩子和右孩子的值。最小堆的结构保证了堆顶元素始终是最小的。示例最小堆:最小堆的构建构建最小堆的过程是从末尾节点的父节点开始,逐步向上调整,确保每个节点都满足最小堆的性质。构建过程示例:初始...
中序遍历是:左子结点→根结点→右子结点 后序遍历是:左子结点→右子结点→根结点 那么,对于一棵二叉树,前序遍历的第一个结点一定是这棵树的根结点,即根结点是a。在中序遍历的顺序dgbaechf中,以a分成左、右两边,左边是dgb,右边是echf。所以,这棵树现在可以确定如下:a /\ dgbechf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