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养生网
垂髫弱冠襁褓束发
相关问答
孩提,期颐,耄耋,不惑,豆蔻,垂髫,弱冠,知天命,花甲,古稀,而

襁褓—— 不满周岁 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岁以下。总角、孩提——幼年泛称。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幼学——10岁 束发——15岁左右 弱冠——20岁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

“总角、束发、弱冠、耄耋……”不同称谓和年龄的对应关系(全)_百度...

以下是不同称谓和年龄的对应关系:01岁:赤子:刚出生的婴儿。襁褓:把婴儿包裹在小儿被中。23岁:孩提:指初知发笑的幼儿。38岁:垂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泛指该年龄段的儿童。女孩7岁、男孩8岁:始龀: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由此称。髫年、龆年:分别特指女孩和男...

古代年龄称谓大全记忆口诀

1.初度:指初生之时。《楚辞·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来也称人的生日为“初度”。例如:《元史·顺帝纪八》:“朕初度之日,群臣勿贺。”2.襁褓:原指背负或包裹小儿所用的东西。后来特指未满周岁的小儿。3.孩提:指二三岁的儿童。4.垂髫(tiáo):古时儿童不束发,头...

襁褓,黄口,孩提,始龀,垂髫,分别指多大

襁褓: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垂髫(tiao):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豆蔻:喻指十三、四岁的姑娘。束发:指青少年。清朝以前汉族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束发常指男子十五岁。

年龄段的称呼

年龄段的称呼:襁褓、孩提、总角、垂髫、豆蔻、束发、及笄、弱冠、花甲、古稀。1、襁褓 亦写作“襁緥”、“襁保”、“繦緥”、“襁葆”。原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旧说长一尺二寸至二尺,阔八寸左右,后亦指婴儿包或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2、孩提 指2-3岁的儿童,出自《老子》...

古代男子各个年龄段叫什么

1、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2、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3、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亦作“孩抱”。4、垂髫:指三四岁至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5、龆龀:...

中国十岁称为垂髫,那20岁就是…

1、垂髫:3至8、9岁的儿童。2、束发:指15岁。3、弱冠:指20岁。4、而立:指30岁。5、不惑:指40岁。6、知命(半百):指50岁。7、花甲(耳顺):指60岁。8、古稀:指70岁。9、耄耋:指80至90岁。10、期颐:指百岁。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源自《论语·为...

人生的各个年龄段称呼?

一、年龄段为童年: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7岁(女)——髫年;8岁(男)——龆年;幼年泛称——总角;童年——垂髫;10岁以下——黄口;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3~15岁——舞勺之年;青少年——束发。二、年龄段为少年:15岁(女)——及笄之年;...

垂髫、总角、豆蔻、弱冠各指什么年龄

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3、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4、垂髫:亦作“垂龆 ”。指儿童或童年。髫,儿童垂下的头发。

襁褓,垂髫,豆蔻,束发,各指多少岁

如解襁褓,通常指的是1岁以下的婴儿,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未完全脱离母体的保护,需要外在的包裹来保暖。垂髫一词则用于描述三四岁到七岁的女孩,八岁则指的是男孩,这个名字来源于古代男孩在这一阶段头发自然下垂,没有束发的习俗。豆蔻一词,是对十三、四岁女性的美称,寓意着青春的美好与绽放。而束发则...

猜你还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