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惟余”,又作“唯闻”。钟磬(qìng):佛寺中召集众僧用的法器。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全诗通过描绘清晨游览破山寺后禅院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后禅院幽静美妙、深邃迷人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点明时间、地点和人
破山寺又名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虞山北麓,“竹径”之竹,更能体现南方的风物。从律诗的对仗来看,“竹径”对“禅房”,较之“曲径”更为工整。周勋初先生主编的《唐诗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也是一部高质量的工具书,魏明安先生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后写道:“此诗二三两联...
禅房花木深全诗意思意思: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禅房花木深”出自唐代诗人常建所作的《题破山寺后禅院》。《题破山...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注释】: ⑴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⑵...
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清晨:早晨。入:进入。古寺:指破山寺。初日:早上的太阳。照:照耀。高林:高树之林。曲径:一作“竹径”,又作“一径”。通:一作“遇”。幽:鉴赏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破山寺,即兴福...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又名破山寺。据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寺院》载: “齐彬州刺史倪德光舍宅为寺……有空心潭,因常建诗以立名。”题目是写禅寺之后院,所以这首诗吟咏的是深幽寂静的境界,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只见初日高升,光线已照遍林...
《题破山寺后禅院》描绘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首句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接着,诗人描绘了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景象,突显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则进一步渲染了僧房...
《题破山寺后禅院》译文 原文: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常建 【朝代】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译文: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
常建·题破山寺①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②花木深。山光悦鸟性③,潭影空人心④。万籁⑤此俱寂,但余钟磬⑥音。【注释】①破山寺:兴福寺,在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岭下。唐咸通九年,赐额“破山兴福寺”。②禅房:僧人的房舍。③山光悦鸟性: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④...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所作,全诗共四十四个字,描述了一个僧人在破山寺后面的禅院中静坐思索的情景。这首诗的节奏感非常明显,整首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由两句七言绝句组成。节奏划分 第一部分的节奏划分为:破山寺后禅院空,山门月色如银盆。第二部分的节奏划分为:水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