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觉得当妈后,身边经常有人指点你“这样不行,那样不对”。
不仅仅是身边的亲朋好友,即便是没生过孩子的网友,或是偶然遇见的陌生人,也常忍不住对我们的养育方式点评几句,这不禁让人想起那个经典的“祖孙骑驴”故事。
以前,觉得自己带孩子累得像头驴,现在觉得自己是故事中那对牵着驴的老夫妻,无论怎么做,都很难以让所有人满意。
只不过,如今路上提建议的“旁观者”,远比故事中要多得多。
▫️怀孕时喝杯咖啡,旁边陌生阿姨立马凑过来:“怀孕还喝咖啡啊?对孩子不好”,完全不管我解释 “医生说每天不超过一杯没问题”;
▫️月子里发烧想吃药,婆婆拦着不让:“坐月子不能吃药,熬熬就过去了,吃药会影响奶水,孩子喝了不好”,任凭我烧到 39.5℃还在坚持 “老经验没错”;
▫️给娃用尿不湿,亲妈天天念:“尿不湿多捂得慌,还是用尿布好,我当年带你就用尿布,又省钱又透气”;
▫️带 4 个月的娃出门,小区大爷看到就说:“该给娃喂点粥了,光喝奶粉没营养“;
▫️自己悄悄订了月子中心,婆婆知道后不开心:“花那冤枉钱干啥?在家我照顾你多好,月子中心的人哪有家人上心,我还能顺便带娃”;
▫️最崩溃的是深夜喂奶,婆婆悄无声息站在床头:“孩子还没吃饱,再喂一会儿” 那一刻我真的想喊:这是半夜啊,我在喂奶啊,能不能有点边界感?
为什么一当妈,就成了“全民指导对象”?为什么从前温和的我们,如今却常常控制不住脾气——是当妈让我们变矫情了吗?
不。哈佛医学院的研究指出:孕期和产后频繁被打扰,会导致皮质醇水平上升,而皮质醇是人体内重要的应激激素。这恰恰印证了我们日常的烦躁与疲惫,不是无理取闹,而是真实的生理反应。?
那么,这些无处不在的“指导”究竟从何而来?
▪️ 长辈的“经验碾压”
他们成长于“养娃是集体事”的年代,观念里尚未更新“育儿是私人领域”这一设定。一句“我当年就是这么过来的”,往往成为他们眼中不可辩驳的真理。
▪️ “为你好”的道德绑架
许多干涉被裹上“心疼你”“为孩子好”的糖衣。一旦拒绝,便容易被贴上“不懂事”“不疼孩子”的标签。就像有妈妈吐槽:“喂奶时逼我拼命吃,奶水不足又怪我没吃够——谁在乎我吃不吃得下?”
▪️ 新手妈妈的“弱势滤镜”
在很多人眼中,只要没带过十年娃,就永远是“需要指点的新手”。你的每个选择都可能被质疑,仿佛“新手”二字,天然等同于“不靠谱”。
▪️ 陌生人的“好为人师”
总有人觉得养娃是件简单的事,谁都能说上两句。哪怕只是路过瞥见,也忍不住凭片面认知发表意见,却意识不到自己早已越界。
怎么办呢?
硬刚伤和气,忍了又内耗。经过不断,我们总结了几招高情商的应对方法,能挡掉大部分烦恼,亲测有效。
1.把 “不好意思” 换成 “可视化规则”
创建一个名为“宝贝成长计划”的家庭小群,封面用宝宝最新照片,群公告清晰写明:
? 今日喂养记录:母乳+辅食(胡萝卜泥30g)
? 睡眠时间:午觉13:00-15:00
? 特别提醒:宝宝最近对芒果过敏,请勿喂食
? 明日计划:上午接种疫苗”
2. 把对抗性的“不行”转化成建设性的“可以”
当长辈建议“多穿点”时:
❌ “真的不冷,不用穿”
✅ “外套在包里,等会出门如果起风就加上。谢谢妈提醒”
当亲友要喂零食时:
❌ “不能给他吃这个”
✅ “他刚吃过饭,这些坚果我先收着,下午加餐时再给他尝尝”
3. 用 “专业背书” 挡掉废话
面对 “过来人指导” 别硬杠,掏出手机晃一下医生的聊天记录或育儿科普文章(顺便关注下段涛大夫)⬇⬇⬇
“谢谢阿姨!不过儿保医生说小月龄宝宝不能吃辅食,得等 6 个月后”
“康复师不让我绑束腰,说会影响盆底肌恢复,您看这是她给我的注意事项”
权威的话比自己说一百句管用,大多数人看到专业建议,都会不好意思再坚持自己的 “老经验”。
4. 模糊拒绝法对付陌生人
小区大妈或路人再凑过来指点,笑着打哈哈:“您说的我记下啦!不过我家娃体质有点特殊,医生让按他的情况来,谢谢您关心”
既表达了感谢,又委婉划清了边界。
5. 给老公划 “防干扰任务”
提前跟队友沟通好:“长辈要是有育儿建议,你先听听看合不合理,不合理的就帮我挡回去,别让他们直接找我念叨”。
有了队友的帮忙,省了很多直面冲突的麻烦。
6. 实在忍不了?“温和坚定” 表态度
如果对方反复越界,比如婆婆总偷偷给娃喂不该吃的东西,就认真跟她谈一次:“妈,我知道您疼孩子,但娃的肠胃还没发育好,吃这个容易生病,咱们听医生的。”
不用发脾气,但态度要坚定,让对方知道你不是 “好拿捏” 的,慢慢就会减少干涉。
写在最后
产后的日子本就不容易—— 要对抗腹直肌分离的无力、代谢下降的焦虑,光是应对这些生理难题就耗尽了大半力气,真的没多余精力再去应付那些越界的人和事。
我们不是 “不懂事的新手妈妈”,希望那些爱指点的人,能多一分边界感。但这份边界感不是 “拒人千里” 的冷漠,而是给育儿装了一道门 —— 让真正的关心走进来,把那些没意义的打扰,稳稳挡在门外。
加入粉丝群
找到对应的预产期和宝宝出生时间
即可加入孕妈粉丝群
小助手陪伴 医生直播 在线咨询 不定期抽奖福利等你来
同期孕友分享、小助手陪伴、医生问答
不定期抽奖福利等你来享